低落时,出门走走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行走是最好的药。”心情不好,出门转转,工作的束缚和生活的枷锁被卸下,身心也会获得治愈。
英国综合心理治疗师乔纳森·霍班发现,咨询室总是灰蒙蒙的,显得死气沉沉。在这种环境里,受访者通常比较抗拒治疗,情绪也很低落。于是他将咨询搬到户外,在森林或者在公园里,一边散步一边与来访者沟通。如此,后来的来访者们更愿意敞开心扉,交流起来也更加自如。
这种方法被乔纳森归纳为“散步疗法”。他还说:“大自然是我心中的‘万能之母’,它引导我、容纳我、培育我,从而帮我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人类本身就源自于大自然,生命的能量也来源于自然。路途中所见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皆能治愈我们的身心,抚平心头的失意和低落。试着走出家门,感受黄昏、落日和晚风,享受静谧中的纯粹与快乐。
郁闷时,晒晒太阳
古人爱晒太阳,将其雅称为“负暄”。明代才子卫永曾说:“山居之士,负暄而坐,顿觉化日舒长,为人生一快耳。”
隐居山林,晒着太阳,感受白昼渐渐变长,这样的人生,又怎么会不快乐呢?
从古至今,无论贫富无论境遇,晒太阳都是一件乐事。
丰子恺在抗战乱局中,与家人在乡下避难。一日,他与老师马一浮坐在冬日暖阳下,品茶闲聊。两人一扫流离失所之落魄,享受难得的惬意悠闲,丰子恺感慨道:“我希望春永不再来了,使我常得负暄之乐。”
沐浴在阳光下,身体暖洋洋的,心头烦忧一时被抛到脑后,身心都会感觉惬意安然。这种快乐不只是心态上的改变,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
梅斯医学团队研究发现,晒太阳可以加强我们大脑里的血清素周转率。血清素被称为“快乐激素”,血清素水平低了,人就会感到抑郁。提高血清素水平,能有效缓解焦虑,使人感到愉悦。
趁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多多走出家门,沐浴在阳光下,心也会跟着明媚起来。
烦躁时,整理房间
知乎上有个问题:“我的生活一团糟,要怎么去改变?”
一个高赞回答是:“当你陷入苦恼,对眼前生活一筹莫展时,就去打扫房间,从最小的事情做起,开始改变。”
房间的状态,其实是你内心状态的投射。因为懒惰而任由房间脏乱的人,人生也会被繁杂的事物所牵绊。
一个人的房间越整洁,生活就越有规律。
作家瑞安·尼科迪默斯在二十多岁时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管理几百名员工,过着人人羡慕的高管生活。但他却常常感到空虚和焦躁。
瑞安常常疯狂消费,把家里塞得满满当当,还借酒消愁,甚至靠服用镇静剂度日。朋友乔舒亚得知后,建议他改变这种颓废的生活状态,好好整理自己的房间。在好友的帮助下,他将家里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打包在盒子里,并将闲置物品送人。
当房间变得整洁之后,他的颓靡也被一扫而空,他的内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静。整理房间,是一个去繁留简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整理思绪,扫除种种杂念。
当你感到焦躁,一团乱麻横亘心头时,不妨收起桌上的杂物,拂去架上的灰尘……随着环境变得整洁起来,你内心的焦躁也会被慢慢抚平。保持干净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你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