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淄博烧烤”之后,淄博的“长者食堂”又火了。
“长者食堂”是为老年人提供美味食物和心理关怀的老年餐厅。截至目前,淄博建成了1000多所“长者食堂”,月均服务老人30万余人次。政府对就餐的老人实行普惠性补贴,80岁以上老人吃饭不要钱。
有网友说,最牛的是它的名字——它不叫“老年食堂”,也不叫“老人食堂”,它叫“长者食堂”,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长者食堂”火了,不仅是因为其美味可口的菜肴,更因为它为长者们提供了一种关怀和陪伴。在这里,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坐在一起,闲聊、唠叨甚至是发牢骚,让孤独的老人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无助。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一份心灵上的寄托和温暖。
其实,不仅是淄博,沧州的多个社区和乡村也有“长者食堂”的身影,“长者食堂”已成为社区养老的新趋势之一。
“长者食堂”的设立,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吃饭问题。
现实生活中,多数老人采取居家养老模式。有些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缺少人照料,自己做饭没动力,往往应付了事;有的老人因身体原因,自己做不了饭,去饭店就餐价格昂贵;还有的老人缺少陪伴,心理出现抑郁等症状,做饭成了件难事。“长者食堂”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这些老人,帮他们解决了一日三餐问题。
“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舒适、愉悦的用餐环境,体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同时,“长者食堂”提供的饭菜注重菜品的搭配,富有营养,在做法上采取了低盐、少油的烹饪方式,让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因为有财政补贴,食堂菜品的价格也很实惠,老人们都能消费得起。
另外,“长者食堂”还为老年人提供了共同用餐的场所,让老年人有机会在聚餐中相互交流,可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长者食堂”的设立,解决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独居老人就餐难问题,既为老人提供了方便、快捷、健康、卫生的餐饮服务,也扩大了就业市场,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长者食堂”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