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8日
第03版:03

为世界港口建设提供“中国智能方案”

——记者带您看看今天的黄骅港(二)

黄骅港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魏志广 摄

本报记者 李圣哲

这里,偌大的码头作业区难觅人影,员工们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舒适地办公。

这里,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为世界各地港口建设提供了“中国智能方案”……

这里,就是黄骅港。

建设世界一流智慧能源大港,创新驱动成为助推黄骅港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皮带机洗带装置、堆料机臂架洒水技术、煤粉制饼工艺、现场清扫自动化……黄骅港一系列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从装船到卸船,黄骅港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和黄骅港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

笔直的栈桥直伸大海深处,港湾内不时有货轮鸣笛通过。谈话间,一艘舷号为“神华523”的5万吨级运煤船驶来。

总书记手指货轮问道:“这么一条船,装卸货需要多长时间?”

“大约24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从装船机到卸船机,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无人操作,全部自动化完成。”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黄骅港是世界上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其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技术荣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三期、四期码头首创回转式双侧装船设计,先后获得詹天佑奖和鲁班奖。

研发出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为世界散货港口输出智能方案

韩永旺是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的一名取装操作员。以前,他的工作地点在港区装船机的大臂上,每天他随着大臂在距离海面约20米甚至更高的地方摇摇晃晃地移动。忙的时候,他要在这个转不开身、冬冷夏热的小空间里工作11个小时。

现在不同了。黄骅港煤炭港区实现了全流程智能操控,韩永旺只需要坐在宽敞舒适的办公室里,动动鼠标就可以完成操作。

煤炭港口实现无人化作业,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黄骅港因此专门成立了生产流程智能化课题组,对堆料、取料、装船等各环节进行无人化操作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最终研发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包含3D模型可视化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等,彻底打通了码头无人化作业的所有环节。煤炭运到黄骅港后,工作人员只需要动动鼠标,机械设备就会有序运行,自动翻卸、堆取,通过皮带机传送煤炭,然后装船运往各地。

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后,黄骅港作业效率大大提升,传统人工作业成为历史。

同时,黄骅港为世界散货港口输出智能方案,填补了自动化装船作业的技术空白。

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大港,全面进入全流程智能化新时代

翻车机底层精准洒水、皮带智能清洗、曲线溜槽及新式裙板密封、堆场智能补水……煤炭抵达港区后的翻、堆、取、装等每一个工序,都进行了革新。

“车厢一翻转,煤尘飞上天。”以前,翻车机房是煤炭港口的“污染大户”。如今,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飘扬的煤尘被微米级的细密水雾包裹,有效抑制了污染的产生。

这里的机房一共有4台大型翻车机,平均每台每小时卸煤约8000吨,一年可卸1亿多吨。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如今在黄骅港深度融合应用。黄骅港重点推进智慧码头、智慧航道、智慧物流建设,逐步形成了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的现代港口运输新业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港口资源优化配置,满足港口运输服务需求。黄骅港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港口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有效提升了港口装卸质量和效率。

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大港,黄骅港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将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

2023-05-18 ——记者带您看看今天的黄骅港(二)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1250.html 1 为世界港口建设提供“中国智能方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