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7日
第04版:04

24岁的黄骅“大力士”赵飞,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上斩获一银两铜——

双手举起梦想的重量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摄影报道

赵飞(右一)在领奖台上。

赵飞的好成绩缘于刻苦训练。

梦想有多重?对于举重运动员赵飞来说,这份重量在不断增加。

梦想有多远?他用刻苦的训练和一次次突破自我,向目标一步步靠近。

梦想有多美?他用一枚枚饱含汗水的奖牌和灿烂的笑容给出了答案。

赵飞是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大科牛村人。他从小是个“大力士”,搬运几十公斤重的面粉就当玩游戏,8岁就能举起60公斤重的哑铃。

2010年,赵飞进入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练习举重。2015年,他进入河北省体育局体操举重柔道运动中心训练,曾多次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如今,24岁的他已是一名举重“老将”。前不久,他在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上斩获一银两铜。

他一次次地用双手举起梦想的重量。

手上一个个坚硬的老茧,是他成功路上的一枚枚“勋章”

“我们平时训练、比赛很忙,一年能回一次家就不错了。我想趁着这次放假,多陪陪家人。”刚刚结束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征程,赵飞获得了难得的假期。赵飞在家的这段时间,他的母亲王淑华变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每天变着花样给儿子做美食。

“孩子已经三年没在家过春节了,平时训练很辛苦,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次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他就想吃我蒸的馒头、烙的饼。”王淑华说。赵飞对妈妈做的面食情有独钟,用他的话说,“食堂可口的菜肴有许多,但妈妈做的面食才有家的味道”。

说起儿子的成绩,王淑华更是满脸骄傲。在4月底举行的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上,赵飞表现神勇,获得109公斤以上级抓举第二、挺举第三、总成绩第三,斩获3枚奖牌,创造了他在全国锦标赛上的最好成绩。

据了解,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举重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主办,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福建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支队伍、242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共设10个级别。

“赛前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全国赛场上有所斩获,甚至想着努把力冲击冠军。这次比赛我属于正常发挥,成绩也比较满意。”赵飞虽然才24岁,但他已经有13年的“举龄”,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将”了。

记者看到,他的手掌上磨出了很多坚硬的老茧。但赵飞笑着说:“这不算什么,这是我成功之路上的一枚枚‘勋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两年,赵飞在各项赛场上屡次斩获佳绩。去年,在全国举重锦标赛上,他获得109公斤以上级抓举第二、总成绩第四。今年,他又取得新的实破,这为他增添了更多信心。

“我现在正处于举重生涯的黄金期。我希望通过更加刻苦的训练,让自己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早日斩获大赛金牌,回报一直支持我的家人、朋友们。”赵飞说。

儿时搬运面粉当玩游戏,8岁就能举起60公斤重的哑铃

“我8岁的时候,就能举起60公斤的哑铃。这也坚定了父母送我去练举重的决心。”在赵飞的记忆中,他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力气大很多。别人眼里的重物,他轻轻松松就能拎起来。

小时候,赵飞的父亲做面粉生意。那时,赵飞把搬运面粉当成玩游戏,经常抱着几十公斤重的面粉袋穿梭在父亲的仓库里。“这孩子天生力气就比别人大。那时候,我总和他妈妈开玩笑,说要送他去练举重。”赵飞的父亲赵子军说。

赵飞8岁那年,有一次他和父亲去逛商场。商场里有一个60公斤重的哑铃,吸引了很多顾客试举,但都举不起来。轮到赵飞时,小小年龄的他竟然毫不费力就把哑铃举了起来,这让父亲吃惊不已。

回到家后,赵子军开始认真研究送赵飞练举重的可行性。

恰巧,赵子军的一位朋友是体育爱好者。赵飞11岁那年,被这位体育爱好者带着前往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参加试训。随后,他顺利通过试训,进入体校学习。

刚入学时,艰苦的体能和专业训练让许多人不适应,赵飞却甘之如饴。他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各项训练内容,还乐在其中,训练成绩不断提升。几个月后,赵飞便在河北省青少年举重比赛中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此后,凭借着天赋优势和不懈努力,赵飞包揽了此后四届比赛的冠军,这也为他此后进入省队,成为一名专业举重运动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体校的这几年,得益于教练的悉心指导和科学训练,我的基本功十分扎实。这也坚定了我在举重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赵飞认真地说道。

有了新对手,添了“老伤病”,他克服困难披荆斩棘

2015年,赵飞如愿进入河北省体育局体操举重柔道运动中心训练,从此开启了职业生涯。

然而,在这里,赵飞不再是最突出的那名学员了。面对激烈的队内竞争,他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对手的压力。

“大级别举重一直是河北省的优势项目,队里强手如云。我需要尽快适应高强度训练和队内竞争。”赵飞说。

赵飞面临的第一关,就是更加艰苦的体能训练。由于块头儿比较大,日常枯燥的跑跳训练让他苦不堪言。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他很清楚,自己只有越过这道难关,才能脱颖而出。随着杠铃的重量不断增加,赵飞的自信心也在一点点回升。

“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只能用勤奋和汗水来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我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赵飞说。

平时训练中,赵飞非常刻苦,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内容,还积极总结,不断提升自己。不久后,他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逐渐成为队内主力。

伴随着长年累月的训练,赵飞的成绩突飞猛进,同时身上也添了不少“老伤病”,比如他的膝盖、韧带等部位都出现了损伤。

去年,临近全国锦标赛时,赵飞旧伤复发,导致他在训练中无法使出全力,严重影响了竞技状态和心态。那段时间,赵飞有些颓废,他抵触走进体育馆,甚至想到过退役。好在,队里的领导和教练都耐心开导他,队医也精心为他治疗。赵飞逐渐调整好心态,最终走出了那段阴霾。

“那段时间,我一度对自身能力产生了质疑,觉得自己已经不在优秀选手之列。幸亏团队给我了充足的保障,让我又找回了竞技状态。”赵飞说。那届比赛,赵飞发挥出色,斩获一枚银牌,回报了教练的信任。这枚宝贵的银牌,也让他彻底找回信心。

如今,赵飞的比赛成绩越来越好。他说:“我将以更好的心态,全力备战2025年全运会。希望我能代表河北省参赛,以优异的成绩为家乡争光。”

2023-05-17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摄影报道 24岁的黄骅“大力士”赵飞,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上斩获一银两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1140.html 1 双手举起梦想的重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