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晓梅 摄影报道
“以前,在扔掉快递包裹前都会把带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撕碎或者涂黑。现在,终于不用这么麻烦了。”近日,市民李玉婷发现,快递面单上的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有些被隐藏了。
就在上个月,《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要求快递单上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这标志着快递“隐私面单”有了统一的“新国标”。
目前,“隐私面单”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情况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和了解。
面单加密
收快递更安心
李玉婷是个网购达人,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靠网购,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快递。
“我今天收到一个申通和一个邮政的快递,发现快递面单上收件人姓名一栏隐去了中间的字,11位电话号码也用星号隐藏了中间4位。这样加密处理后,再也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了。”她说。
采访中,李玉婷告诉记者,她曾在并未下单购买的情况下收到一个快递。考虑到自己并未通过其他途径泄露过相关信息,她怀疑“泄密者”应该是之前未经处理就丢弃的快递面单。
从那之后,她就在这方面留了个心眼,养成了销毁快递面单上个人信息的习惯。“往面单上喷风油精,用黑笔将个人信息全部涂抹,我都试过,不过特别费劲。”
最近,她发现收到的快递面单把姓名和手机号都作了隐藏处理。“东西收到后,快递包装就可以直接扔了。”对于推广使用“隐私面单”,李玉婷表示非常支持。
在某小区的菜鸟驿站,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发现他们收到的快递大多采用了“隐私面单”,但也有部分面单未做任何信息处理,上面清楚地显示着收寄件人的姓名、电话和地址等个人信息。
记者看到,各个公司快递面单的信息显示方式五花八门,即使同一家公司的标准也有差异。有的快递面单上名字隐藏了1个字,联系电话隐藏了中间4位,也有快递面单上名字隐藏了2个字,只保留了姓氏,电话则是将前7位都进行了隐藏。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不少市民具备较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我网购时一般用化名,收件地址只写小区名,因为快递都会被送到小区快递驿站。”市民张莹说,推广使用“隐私面单”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有力举措,“这样一来,收快递越来越安心了”。
寄快递、电商购物
可勾选“隐私保护”
记者尝试使用顺丰、EMS、中通、圆通等多家快递的小程序寄件,发现“隐私保护”并不是默认选项,上门取件和服务点自寄的隐私保护选项也有区别。
如EMS在下单页面无论是“上门取件”还是“服务点自寄”都有“个人信息加密”选项,但需要个人进行勾选才能开启。菜鸟裹裹共提供三大平台保障,其中的“隐私保护”一项也需要个人进行勾选才能开启,主要包括寄收双方手机号、寄件人地址的隐藏。
在顺丰速运的寄件小程序中,用户只有在选择“上门取件”时才有“隐私保护”选项,“服务点自寄”则没有。
而在中通快递、圆通快递的下单页面中,记者并未找到“隐私保护”选项。
即便有部分快递公司为用户提供了普通运单和隐私运单两个选项,但有用户在下单时,由于不了解规则而不作选择,会被系统默认为选择普通运单。
“既然快递公司具备保护用户信息的功能,为什么还要寄件者自行选择而不主动使用呢?”李玉婷曾专门网购过快递涂码笔来遮盖快递面单上的个人信息,她认为快递公司在寄件人寄件时不主动勾选就不隐藏信息的做法,无异于给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加了一道“门槛”。
除了线上快递平台可以手动勾选隐私面单服务,市民还可以通过网购平台设置隐私保护。
登录淘宝网,选好商品,进入订单确认页面,记者注意到,该页面最下方有“号码保护”选项,并注有“隐藏收件人真实手机号,保护隐私”字样,买家可自行勾选。
律师提醒
多方联动保护个人信息
随着近年来网络购物的普及,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在快递实名制全面普及后,一张小小的快递面单上,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一应俱全,快递面单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要求快递企业、电商经营主体等采取措施,避免在面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
“《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主要从3方面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内容。”河北东方伟业律师事务所买旭彤律师介绍说。
一是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
二是推荐对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宜采用射频识别、手机虚拟安全号、电子纸等技术手段,对快递电子运单上的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
三是规范个人信息相关内容的读取权限。快递电子运单上隐藏的、加密的信息内容,仅限于快递企业及其授权的第三方、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相关设备合法读取。
“以上规定对公民个人信息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有‘心’之人通过运单展示的部分信息获取到个人电话号码、地址的情况。”为此,买旭彤建议市民平时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在生活中多些防范,一旦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要注意保存证据,勇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