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叼着一把炒勺,将铲子的把儿,放在勺子上,铲子上方再摆放一个大碗,凭借着两个支撑点,大碗就能转动起来;再叼住一根木棍,将皮球放在木棍上,皮球便呼呼地自如旋转……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景杂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铁机,可将许多能叼住的东西,与其它道具匹配,通过一个小小的支撑点,让这些道具直立、旋转。他的头顶技表演,更是险象环生、堪称一绝。
生活中常见的小到叉子、扇子、瓶子,大到桌子、椅子和车子,都可以在他的口叼技和头顶技中频频出彩,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十景杂耍
十景杂耍是用简单道具表演的一组短小精悍的传统杂技节目。
2022年,吴桥杂技·十景杂耍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短小精悍多变化
十景杂耍又称“十景口签”,后来被人们叫成了“十样杂耍”,是由最早的杂技口叼技和头顶技发展演变而来的。
口叼技和头顶技都是应用道具创造出种种形态和艺术造型,供给人们观看的一种表演方式。它又和一般技巧表演有所不同,不仅是应用道具和演员的表演技巧,还往往以很微妙的艺术手段,在道具上设置秘密的“门子”或“托儿”,在表演中产生出异常奇妙的形态和艺术造型。
“口叼技巧传统节目有立杯、铲子勺子对转、对叉、对刀、风车、鲤鱼跳龙门、叼球、叼瓶子等;头顶技巧常表演的有脑头叉、顶燃烧的报纸、顶扇子、筷子顶鸡蛋、顶自行车等。”黄铁机介绍道。
后来在流传中,又多以“口签子”“口捻子”“杂耍”“顶技”“杂拌子”“杂角子”等相称,但是,口叼技与头顶技的艺术结构和表现方法上,同魔术表演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口叼技主要是以口叼为主,依靠牙齿和上、下颚的力量咬住横签的一端,在另一端放一只竖签,然后再在竖签的顶端放上一件道具,如盘、碗、杯、碟等。演员通过眼、头、颈和躯干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使“竖签”立于“横签”的端部或使顶端的道具旋转,创造出各种奇妙的形态或造型。
“吴桥有句老话,‘城南粒子、城北签子’,这个签子,说的就是咱们的签子活。”黄铁机说。
头顶技巧通过眼、头、颈和躯干之间的配合把道具顶起来,创造出各种奇妙的形态或造型。“这节目虽然短小精炼,但是需要演员长期下功夫练。道具一般都是信手取材,小到羽毛、纸条,大到自行车、电冰箱、檩条等。”黄铁机说,“演员将这些东西放在额头、鼻梁等不同的地方,都能保持平衡,保证每个道具都不掉下来。”
博学多艺,融会贯通
今年53岁的黄铁机出生在肃宁县窝北镇大王庄村。他从小酷爱杂技,上学时经常从学校里溜出来偷偷去学杂技。“小时候,老家农村没有电视、电影这样的娱乐,耍杂技是我最快乐的事。当时父母不赞成我学,觉得这营生受苦受累,过不上好日子。”黄铁机说。
在黄铁机的坚持下,10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了当地非常有名的杂技世家,跟随杂技四大门派之一、清朝道光皇帝御封的“京都双彩堂”第七代传人葛占英学艺。
见黄铁机聪明好学,葛占英便将通身的本领传授给了他,包括十景杂耍、古彩戏法、落活儿、口技、吞钢球、吃宝剑等各种杂技。就这样,黄铁机跟师父学艺5年,又随师父演出了3年。
葛占英又送他到当时有名的“小白猴”张书堂那里深造了3年,学习了百丈旗、马戏、气功特技、飞车等技艺。
回想起幼时练功时光,黄铁机说:“我是真心喜欢杂技,每天能多学一点儿都很开心,并不觉得有多辛苦。”从10岁到21岁的11载光阴里,他每天都坚持着七八个小时的练习或演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练成这一身功夫。
“随后,我来到万晟杂技团,跟着当时的老团长张新房辗转世界各地演出,直到1999年在广州演出遇到了高洪敏。在老团长夫人的极力撮合下,我们俩走到了一起。”黄铁机说。
2000年,黄铁机追随妻子高洪敏来到吴桥杂技大世界,凭借过硬的十景杂耍技艺通过考核,留在了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杂技小院演出,期间为杂技大世界培训了飞车表演节目。
在多年的学习和演出中,黄铁机接触到了各类杂技绝活,也为他自己丰富十景杂耍的表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冲破束缚,广泛传播
因为“京都双彩堂”老辈有“技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思想,使得很多技艺已经失传。葛占英为了不让十景杂耍失传,让黄铁机趁着年轻,严格筛选继承人。
“十景杂耍除了要求很好的基本功,还包含着很多秘密。只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加上肯刻苦习练,是可以做到的,但秘密是老艺人传下来的,按照祖训是不能轻易传人的。在选传承人方面我十分慎重,除了有吃苦的精神,具备一定的素质,还要有好品行。”黄铁机说。
为了实现师父的愿望,寻找到合适的继承人。2010年,黄铁机毅然离开杂技大世界,组建了吴桥县桑园镇铁机杂技团,并建起了杂技道具服装厂,自己亲手制作各种杂技道具和演出服。夫妻俩以免费教学的方式,筛选传承人。
目前,他们已经在全国教授学生上千人,其中王磊、李旭东、郭国昌、何树森等人都活跃在杂技舞台上。
近年来,由于杂技的盛行,十景杂耍也逐渐增加了很多高难度技巧。黄铁机和传承人们新研发了转伞、球拍转球、宝剑旋转、转桌子、转椅子、转板凳等口叼技巧节目,以及高杆顶球、软杆子等头顶技巧节目,还有口叼技和头顶技相结合的节目点蜡、顶杆过球等。
除了编排新节目、挖掘传统节目,黄铁机还制作了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演出道具。他将十景杂耍同其它杂技结合在一起,推出了单车顶技、秋千顶技、晃板顶技、晃板晃梯顶技、舌头转酒瓶等节目。
“十景杂耍的独到之处在于惊、险、喜,我一定会尽全力深入挖掘十景杂耍这个节目,不断创新,也特别希望能和同行们一起将它一直传承下去。”黄铁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