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晓燕
“收获满满,不虚此行。”这是沧州市第十七中学8年级11班学生李怡萱研学归来的感慨。
近日,十七中组织师生到山东曲阜进行了两天的研学。李怡萱提前做了一下攻略:在曲阜,有孔子博物馆、孔府、孔林……
深度旅游,感受儒家文化。与李怡萱一样,收获颇丰的还有全体师生。
循迹历史
邂逅儒风
“出发了,出发了。”早上5点半,李怡萱来到学校操场,就听到有的同学在喊。她知道,很多同学都和她一样,去曲阜感受儒家思想的心情急切而兴奋。
早上6点,大巴车载着已分好组的师生出发了。
一路上,工作人员为师生讲解了儒家思想、孔子和他弟子们的故事。工作人员讲得仔细,师生听得认真。
近了,近了!上午9时许,师生们乘坐的大巴车驶入了曲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这些至理名言,跳出课本,溢出脑海。师生跟着课本,感受儒家文化。
很快,他们来到了孔子博物馆。“游三孔先游孔子博物馆,会有更多心得和感受。”工作人员边讲解边引导师生走进孔子博物馆。
序厅播放着一部短片,片中概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人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
短片循环播放,师生们的游览脚步不停,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师生认真聆听并驻足观看,实现了一次与历史人物的精神对话,汲取了知识与智慧,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实现了“游”与“学”的完美融合。
老师和同学们边交流心得体会,边走出孔子博物馆。
三孔探幽
杏林仰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午饭过后,师生脚步不停歇,跟随工作人员前往“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访孔庙,进孔府,谒孔林,师生看到了万仞宫墙,听到了工作人员讲解的万仞宫墙的由来。
走在“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这条中轴线上,看到红漆彩绘的木质建筑、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高悬的匾额……老师和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整个大殿的宏伟气势。
“孔庙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大成门。”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大成门前。“‘大成’取孟子赞颂孔子语‘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最吸引师生的景点,是孔庙的核心景点之一——十三碑亭。十三座碑亭里面矗立着大大小小的石碑,虽然岁月流逝,但石碑上的碑文还是清晰可见。
“原来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走进孔府,李怡萱才知道孔府有楼、厅、堂400余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还有孔府的档案和大量的文物。
前面的知识还未消化,后面的知识又簇拥而来。很多学生与李怡萱一样,边走边听边记,他们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带着敬畏,老师和同学们随工作人员又来到了孔林,也就是至圣林,这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在孔子的墓碑前,同学们恭恭敬敬地行礼。
“在游览中发现中华文化,学习儒家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李怡萱和同学们都觉得这种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形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