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晓梅
前几天,预订完婚宴的市民张媛,终于放心地开始备婚了。“原本想把婚期定在节假日或周末,方便亲友来见证自己的幸福,但那几天的酒店早早就被订满了,不得已选了个工作日。”
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婚庆市场正逐步回暖,“五一”和“十一”热门婚宴档期早已排满,一些适逢节假日的“好日子”也很紧俏,大多都是提前半年预订。
而且,现在的婚礼流行趋势也有了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婚礼的创意和氛围感,户外草坪婚礼、中式婚礼成为他们的新选择。
“好日子”档期排满
上演“一档难求”
领完结婚证之后,李栋便和爱人到酒店了解婚宴的预订情况。“婚礼日期还没有确定,想先来看看酒店情况。没想到前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些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早已经被预订满了。”对此,李栋有些无奈。
天悦大西洋喜事汇负责人说:“自1月下旬店内恢复正常营业后,每天都有市民咨询婚宴事宜。目前,‘五一’和‘十一’假期婚宴已经排满了,但还是不断有人来电咨询。”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除订单火爆的黄金周假期外,一些逢周末的“黄道吉日”也早已被预订。“现在已经有客人开始预订明年的婚宴了。”
该负责人介绍,酒店共设有3个婚宴厅,一上午最多可错时承接9场婚礼。“由于婚宴厅场地有限,像黄金周假期、元旦、春节前后的档期都比较抢手,客人至少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订。”
他建议,今年有结婚计划的新人最好提前准备。“也可先来店咨询尚有档期的‘好日子’,并以此来确定婚期。”
“造成婚宴难订的原因不少。”该负责人分析道,有的新人是因疫情原因没有举办婚礼,现在选择补办;有的是新人双方要分别举办,男方举行结婚典礼,女方办出阁礼;还有些准新人注重仪式感,除了婚礼,还增加了订婚宴等环节。
司仪和摄影师很抢手
订单已排到明年
选个“好日子”举行婚礼,不仅婚宴酒店需要提前预订,婚庆司仪、跟拍摄影师等也很抢手。
4月14日晚上8点,在市区一家酒店的婚宴厅,张志鹏还在紧张地忙碌着。此时,他正和一对准新人进行婚礼前的彩排。
张志鹏是“中国80主持人团队”联合创始人,团队共有30余名经验丰富的婚礼司仪,而他自己也是一名中式婚礼司仪。
由于中式婚礼需结合各朝代特点来安排服装、道具,考虑到换装、赶场时间,为保证服务质量,他一天最多接3场婚礼。
张志鹏告诉记者,自1月份开始,每天都会有新人咨询档期。今年以来,他已经主持了50多场婚礼,3月和5月是上半年订单最密集的月份,而他接的婚礼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2月。
“上个月,我就主持了一个延迟近1年的婚礼。”张志鹏说,除了一部分婚礼是“补办”,更多的新人则是看好今年的形势,想拥有一个喜庆热闹的结婚典礼。
张志鹏介绍,团队中大部分司仪的黄金周档期已订满,5月和10月剩余的档期不多了,只能按预订先后顺序排单。
“进入3月份后,再次体会到了之前的忙碌。”多年从事婚礼跟拍工作的摄影师吴桂强说,最近一段时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已经是他和团队成员的常态。
“身为跟拍摄影师,婚礼当天凌晨就要出发,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一路从新娘化妆开始拍摄,另一路跟着新郎接亲,一忙就是一整天,还要保证每个重要镜头都不能落下。”吴桂强告诉记者,最早的一次,凌晨1点就开始跟拍。
“大家办婚礼都选‘好日子’,这种档期一般提前半年就被预订出去了。‘五一’当天的跟拍早早被预订了,8人全员出动。前段时间有新人想预约,即使在同行群里发消息请‘外援’,也无济于事。团队接到的婚礼跟拍订单,已经约到了国庆节。”
仪式感加强
婚礼形式多样化
近年来,婚礼流行趋势也在悄然变化。与传统的酒店婚礼相比,户外草坪婚礼、中式婚礼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很多新人对婚礼的要求更加个性化,选择在户外举行婚礼。”市婚姻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李福友介绍说,年轻人的婚嫁观念有了明显转变,他们对婚礼的气氛和品质要求更高,也更加注重婚礼的创意和精致度,看重整个婚礼的综合质量。
“在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色的映衬下,举办一场户外草坪婚礼,期间还可以增加小提琴现场演奏和放飞蝴蝶、信鸽等环节,这些是室内婚礼无法实现的。”李福友说。
不仅“田园风”受到年轻人喜爱,古典中式婚礼也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的新人想举办一次拥有文化积淀的中式婚礼:三书六聘,十里红妆;新娘凤冠霞帔,新郎身着大红色汉唐服饰。一对新人在古朴典雅的婚礼风俗中,接受亲友、宾朋的祝福。
“以前,一场婚礼多是按照传统的流程来举办。但这两年,很多新人不再当‘甩手掌柜’,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参与感也越来越强。”李福友说,不管是温馨浪漫的西式婚礼,还是红火喜庆的中式婚礼,新人们都希望让它更具仪式感,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