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幸读到艾苓纪实文学《我教过的苦孩子》一书。50个故事的背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56个孩子的成长之路。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苦孩子五味杂陈的辛酸与青春励志的自述。这种最能打动人心的深情告白,让我一次次地眼含热泪。
捧读大作,边读边品,悟出作者爱教爱生的人性光辉。从2017年开始,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艾苓采访了超过200名绥化学院师生,选择用当事人口述形式,让56个高校贫困生犹如显微镜一般把自己的故事摊开放大,让我们看到个体、社会、制度、人心的细微肌理。
书中的主人公来自这所在全国高等教育版图中并不显眼的绥化学院,但这里的师生曾经以各种方式温暖、拥抱、惠赠、鼓励过来到校园里的他们,给他们一束光、一份爱、一滴水,使之拥有一种与前行中的障碍抗争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美德的高尚。
艾苓是绥化师专1987届历史系毕业生,先后做过中学老师、公务员、记者,凭借写作上的骄人业绩,2005年回到母校教写作。从教17年,她接触的学生超过3000人,至少三分之一是贫困生。临近退休,作者终于完成了追踪贫困生成长、为贫困生立传这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捧读大作,边品边赏,走进校园学子奋进的青春印记。《没毕业证的毕业生》《身高以外的东西都可以改变》《妈妈还在坐月子,爸爸走了》,让我们清晰地看出作者对寒门学子的20年观察。作者通过采访自己的学生,书写的生活虽艰难,笔触却非常淡然,勾勒出一幅自强不息、追梦拼搏的鲜活群像。让农家出身的我,引起真诚的情感共鸣,努力去捕捉苦孩子们的生活智慧和勇气。
教育一直是改变个人命运、家庭命运乃至民族命运的最好投资。用现在人们的观念,书里出现的都是输在起跑线上的苦孩子,其他阶层往往是“直升机式成长”,而寒门学子是“摸爬式成长”,但他们从没有放弃,他们说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拼命跑。
细读《我教过的苦孩子》,这实在是一个应当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学校关注关爱的群体,是一个脚踏实地、大有可为的群体。尽管这些孩子家庭贫困或家庭成员残缺不全,但他们信念坚定,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攻坚克难,在强大自己的同时,又不遗余力地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捧读大作,边赏边思,体悟对伤痛选择性遗忘的可贵之处。再品《有些伤痛已经选择性遗忘》《哪儿来的冷静》《赌徒的女儿》等篇章,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苦楚。《有些伤痛已经选择性遗忘》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小时候被寄养在二姨家,时常遭受二姨的打骂。讲述者回忆说,挨打后,他用刀在上臂里侧刻一个“忍”字,让疼痛化解心里的怨怒。但在回忆的最后,他特别提到要感谢自己的二姨父,因为正是有些文化、在村里受人尊重的二姨父无意中成为他少年时期的偶像,让他产生了希望自己成为受人尊重的人的期望。
前行的路上,这些苦孩子大多有一两位引路人,或在精神上强力支持,或在行动上真诚帮助,正是他们的引领、坚持与鼓励,成就了这些“苦孩子”的今天。由此可见,每段时光无不蕴含着一种不可复制的真情与希望。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厚植教育沃土,激发教育活力,努力奋斗,顽强拼搏,青年学子的步履会矫健而坚实。请相信,风雨过后的阳光会更灿烂,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