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脱发这事,大部分人是有苦说不出:每次洗完头都能掉一大把,担心要不了多久,脑袋上就“所剩无几”了。
连吃600颗增发药
女子被送进医院
56岁的王女士很烦恼,为挽救自己稀疏的头发,可谓用尽了各种办法。近日,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尝试药物。据说,这种药可以促进毛发生长,且还是中成药,副作用小。王女士动了心,每天服用28颗小药丸。虽说这些药味苦、量多,但为了能长头发,她还是忍了。可没想到,大半个月过去了,头发没长几根,人却被送进了医院。
吃了20多天药,王女士逐渐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症状,眼白和皮肤也看起来黄黄的,之后又高烧到39摄氏度。
王女士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拿到报告后,众人大吃一惊:转氨酶已是正常人的50多倍。
接诊医生仔细询问王女士的病史及用药史,王女士告诉医生,最近她和朋友都在吃防脱发的药。
王女士的一番话,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医生查看药品说明书,发现其中含有何首乌成分,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在完善相关检查及排除其他病因所引起的肝损伤后,王女士最终被确认为“药物性肝损伤”。
肝脏是人体内药物汇集、转化、代谢的“化学加工厂”,90%的药物都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肝脏也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脏器,不恰当服用药物,则会导致肝脏损害,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王女士为了增发吃的中成药,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幸好王女士没有基础肝病,虽肝脏损伤重,但及时停药、接受保肝治疗后,恢复较为顺利。
生活中,像王女士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与她同病房的病友俞先生,也是因吃了网上买的保健品而住院。
医生提醒: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愈发重视,如今不单单是中老年人,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服用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调理身体,但人们对药物安全性问题普遍认知不足,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药物不断被滥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不要盲目相信偏方
随意使用中草药
医生介绍,如果既往查肝功能指标均正常,在近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后,出现乏力、食欲降低、皮肤泛黄、瘙痒等不适,同时,在检查后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一项或多项指标升高至参考值上限的3倍以上时,就需引起重视。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需要排查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疾病、遗传代谢性肝病、感染等其他一系列的疾病,因此发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立即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从预防药物性肝损伤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服用会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若一定要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超剂量服药和疗程过长,避免频繁用药或多种药物混合食用。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尿黄、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尽快就医。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广告等,随意跟风使用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