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7日
第10版:10

家长诸多努力,挡不住近视的到来

青少年近视高发,如何踩住“刹车”

2023年春季学期刚开学不久,成都市民张女士趁着一个周末的时间,带着儿子到一家眼科医院检查视力。结果让张女士难过了好半天:才上二年级的儿子近视了,一只眼睛50度,两只眼睛都出现了散光。

如今,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与痛点。2018年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而国家卫健委的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为53.6%、50.2%、52.7%、52.6%。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的《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明确提出,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人民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诸多努力

挡不住近视的到来

张女士知道,按照孩子的用眼强度和学习习惯,孩子近视是早晚的事。但她试图尽可能延缓近视的到来,为此做了诸多努力。

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她就买了坐姿矫正器,以阻止孩子过于靠近书本。她按照钢琴老师的推荐专门买了钢琴灯,给孩子练琴时用。今年1月,她又花了2000多元买了一盏台灯,给孩子读书和做作业的时候用。

张女士的丈夫则认为,睡眠和户外运动对视力有影响,因此晚上总是催着孩子早点洗漱睡觉,放学后常常带孩子从附近的公园绕路回家,就为了让孩子多看绿色。听说吃鱼虾对视力好,他还时不时地买鱼虾烧给孩子吃。

“但这些还是没能阻止近视的到来。”检查出近视的那天,张女士心情沮丧。

这并不是个例,在北京同仁医院,每逢周末,前来看诊的青少年数量总会增多一些。

不少配镜机构也观察到了青少年近视的来势汹汹。

“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到我们配镜中心配镜的孩子明显增多了,自疫情以来中心配镜都是预约制的,今年以来每个周末都络绎不绝。”赵大夫所在的配镜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附近,记者观察发现,配镜中心方圆500米内就有多所中小学。“可能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卷’吧,来我们这里配眼镜的孩子一直不少。”赵大夫说。

近视来势汹汹

家长如何踩住刹车

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门诊每天需要接诊60多个病例。他表示,“如果是寒暑假,还要再增加一些,可能会每天八九十个。”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为何居高不下?

倪海龙认为,近视低龄化、重度化严重,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两大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二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负担过度过早,这其中主要是学业负担过重,也同时包含过多过早接触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等。

家庭是青少年近视的第一道防线,不少专家表示,家长们在看待青少年近视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误区和偏见。

倪海龙发现,长期以来,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防控近视伪科学及不良机构层出不穷。很多家长视近视为洪水猛兽,病急乱投医,与旁门左道为友。而一些家长对近视视而不见,觉得无非戴副眼镜而已,听之任之。

“最常见的几大认识误区是:散瞳验光有伤害、近视戴眼镜越戴近视越深、近视手术能治愈近视。”倪海龙说。

倪海龙表示,家庭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力量,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要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不轻信“近视可治愈”“降低度数”“治眼神器”等虚假宣传;要以身作则,带头不做“低头族”,增加亲子时间;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保证孩子每天至少2小时日间户外活动;要积极配合学校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要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眼睛异常迹象,定期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

防治青少年近视

还需多方合力

作为家长,来自北京的王先生在发现自己上高一的女儿近视后,已经尽可能地提醒女儿改善用眼习惯,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

“我们已多次提醒她注意保护眼睛,对她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严格把控,避免屏幕过小用眼疲劳。孩子自己也清楚不应该长时间用眼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日常要做眼保健操、要注意用眼距离等。”王先生表示,然而,女儿并不愿意因为保护眼睛而影响社会交往、课业任务,很多用眼过度的场景都是“无法避免”。

“她的同学和我周围朋友的孩子有很多都戴眼镜,她出去和朋友玩的照片中不戴眼镜的很少。孩子说班上近视率在60%以上。”王先生说。

的确,在防治青少年近视这条道路上,仅靠家长的努力和孩子的自觉是不够的,不少专业人士认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还需多方合力,形成护眼爱眼的社会风气。

“学校是防控近视的主战场。”倪海龙表示,学校要真正抓落实,切实保障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业负担减负和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比如,要让每一个课间成为真正的课间,在校期间每个课间,都要让每个孩子都能离开教室,去走廊、操场上走走,沐浴阳光、眺望远方。如果保障每天的一堂体育课、大课间,加上每天七八堂课的每个课间10分钟都能离开教室的话,是能保障孩子们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家长、儿童、配镜机构人员为化名)

据《中国青年报》

2023-04-17 家长诸多努力,挡不住近视的到来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88202.html 1 青少年近视高发,如何踩住“刹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