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公道、不缺斤短两,本是经营者应尽的义务,是生意人的本分,用淄博当地商家的话说,“人做生意凭良心”。可是,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却成了新闻,由此可见,不是人人都能遵守底线。
前些日子,就是这位网红博主,分别在厦门、成都自带秤检测了不少商家,绝大多数商家都出现缺斤短两的情况,九两秤是普遍现象,八两秤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是五两秤。这样的消费环境,让人如何安心?
不少网友纷纷跑到网络平台上的成都市场监管局官方账号下面留言,提醒他们好好整顿一下成都的消费市场,还游客一个清朗的购物环境。
这位网红博主的称重视频在网络平台火了之后,引来了不少跟风者。有大学生带着秤到学校食堂称重,发现不少摊位也存在缺斤短两的现象,有的摊主见到学生带秤称重,摆手拒绝向其售卖菜品。而媒体记者也在调查中发现,不仅路边摊缺斤短两现象严重,在一家品牌火锅店里,标注120克的毛肚实称只有82克,标注200克的牛肉实称只有142克。
缺斤短两如此普遍,俨然成为一种市场顽疾,而淄博不缺斤短两的商家成了众人交口称赞的榜样,这难道是正常现象?
对于商家而言,诚信经营是生存之本,售卖的商品足斤足两是应有之义。而部分商家利欲熏心,以次充好、缺斤短两,从本质上而言,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他们必将为自己的不法行为付出代价。
减少乃至杜绝缺斤短两现象,不能仅靠商家的自觉。作为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遇到此类现象不能怕麻烦,不能遇事就退缩,而要敢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除了向商家交涉,要求其退还多收的费用之外,消费者还应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让这些黑心商家受到应有的处罚。只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动站出来维权,这些不良商家才会收敛自己的不法行为。
执法部门一定要主动作为,严格执法,提高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让他们不敢用“鬼秤”,还消费者一个公平、干净的消费环境。另外,有关部门也要严查电子秤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对于制造和销售“鬼秤”的商家,决不姑息。
近日,一名网红博主发布视频称,他到访山东淄博,自带秤的他在10家摊位上反复称量,发现没有一家店铺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甚至有的店铺还“多送”“免费尝”。这条视频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