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昕也
“前几天浏览购物网站时发现,现在都有玻尿酸食品了,商家宣称可以吃出好皮肤,看得我都想买来试试。”陈晓萱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用打针,通过“食补”就可以补充玻尿酸的护肤方式,让自己颇为心动。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赵娜表示,玻尿酸通过面部涂抹、注射的方式达到补水、保湿等护肤作用,但口服的玻尿酸在胃部被消化后,小分子能不能合成玻尿酸、有多少玻尿酸能被皮肤吸收掉,并不清楚。玻尿酸食品能吃出好皮肤多是商家的宣传噱头,消费者要理性对待。
价格翻了好几倍
消费者愿意埋单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它能够通过锁住水分,对皮肤起到了保湿作用。说到玻尿酸,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其可以通过面部涂抹、注射来达到改善皮肤的效果。注射的玻尿酸,在医疗美容行业也被称为“水光针”。
如今,一些商家抓住消费者的爱美心理,把玻尿酸产品玩出新花样,从“面部”转场到“胃部”——推出了玻尿酸食品,声称可以吃出好皮肤,受到一些爱美人士的追捧。
24日,记者登录某电商平台,搜索“玻尿酸食品”关键词,发现有玻尿酸饮用水、玻尿酸气泡水、玻尿酸口服液、玻尿酸软糖等相关食品。
其中某款玻尿酸饮用水,声称0糖0脂0卡,是“可以喝的玻尿酸”,330毫升的容量,每瓶含食品级玻尿酸66毫克,两瓶售价为21.9元,而市场上1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售价为2元至3元。虽然玻尿酸饮用水的价格是普通饮用水的四五倍,但月销量超600笔,有2万余人评价。另外一款玻尿酸软糖,每袋10颗,售价13.8元,月销量也有200余笔。
“90后”田莉莉买过玻尿酸饮用水和玻尿酸软糖。田莉莉告诉记者,相较于打水光针,她觉得吃玻尿酸食品更安全。“通过口服就能护肤,省事还解馋,价格贵点儿也能接受。”
“美容功效”不敢明说
“吃出水光肌”依据存疑
记者发现,商家很少在玻尿酸食品中直接宣称可以补水、保湿,但会在产品页面标出“可以喝的玻尿酸”“胶原满满,皮肤Q弹会发光”等语言,暗示玻尿酸食品可以给皮肤补水,达到护肤的功效。
在一家售卖玻尿酸饮用水的旗舰店,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客服“喝了玻尿酸饮用水是否有美容效果”,客服回复称:科学研究证明,口服玻尿酸可以提升肌肤含水量。但实验结果仅供参考,具体吸收情况因人而异。
在另一家售卖玻尿酸糖的店铺,对于“吃后皮肤是不是会变细腻、水润”的提问,客服避而不答,只介绍产品中含有玻尿酸成分,而玻尿酸有保湿、修复皮肤的功效。对于效果,客服称“口感很好,您可以看下用户评价”。
据了解,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正式公告,批准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权威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促进体内透明质酸的合成,对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依据存疑。玻尿酸入食,相关企业想卖的是“功效”,而申报的却是“安全”。
通过社交媒体宣传
对消费者变相“洗脑”
记者浏览网店的评价区发现,对于玻尿酸软糖,网友最多的评价是“好吃”,极少提到吃完后有美容功效。
对于热销的玻尿酸饮用水的评价,有的说“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皮肤变好了”,也有网友说“好奇心驱使才买的,口感软滑”“为了变美喝起来,不知道管不管用”“还没看到效果,估计长期喝才管用”,还有网友评价说“喝了拉肚子,不过水挺好喝”“喝了没看出效果,但用来做湿敷挺好”等。从总体留言来看,消费者更多的是对口感的评价,对护肤效果给予肯定的并不多。
在网店的问答区,还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玻尿酸饮用水喝下去经过消化分解,不一定会被吸收产生护肤作用,感觉是噱头。有网友坦言自己是根据博主推荐才买的,“如果不管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网红博主推荐呢”。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关于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这种直白的信息,主要来自大量互联网文章和博主。这些内容以“科学研究”或“亲身体验”等名义,变相宣传玻尿酸食品真能“吃出水光肌”。这种宣传方式既可以规避法律和逃避监管,而且给消费者“洗脑”的效果更好,很容易诱导消费者。
据了解,之前在某社交平台,均有“玻尿酸食品”“口服玻尿酸”的笔记。有的博主说自己喝完玻尿酸饮品一个星期后改善了皮肤发干的状态;有的说自己购入两箱已经喝完,皮肤真的变好了,还配有皮肤前后对比的状态图。
虽然该社交平台对此类违规笔记进行了下架处理,但记者登录后发现,仍有博主分享口服玻尿酸的心得,声称“可以喝出好皮肤”。
护肤功效多是噱头
消费者应理性对待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赵娜告诉记者,玻尿酸最初通过面部涂抹进行保湿护肤,后来通过水光针,将玻尿酸注射到真皮层或更深层,以达到补水、锁水的作用。
对于玻尿酸食品是否有护肤的作用,赵娜解释道,玻尿酸属于大分子多糖类物质,它必须经过消化系统降解成小分子的糖类物质才能被吸收掉。但小分子能不能合成玻尿酸、有多少玻尿酸被皮肤吸收掉,并没有相关科学研究数据,因此玻尿酸食品能美容养颜多是商家的宣传噱头,消费者要理性对待。
赵娜还提醒消费者,虽然玻尿酸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但孕妇和儿童不建议食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玻尿酸已经验证了对食品有口感上的提升,至于功效尚无国标。如果厂家把它上升到功效范畴去宣传,则涉嫌违反《广告法》。
目前市面上玻尿酸食品基本都是“食”字号产品,凡是没有“健”字号的产品,是不允许对功能进行宣导的,玻尿酸食品打功能牌已是违规操作。
该人士表示,针对乱象丛生的玻尿酸食品市场,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标准,加强市场监管,给消费者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