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贷情况明显增多,存在部分借款人因不明情况盲目跟风、被不法分子误导欺骗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提前还房贷”,被收取高额中介服务和资金过桥费用等风险隐患。对此,河北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在金融机构办理“提前还房贷”时,应依据自身经济条件理性归还,注意“以贷转贷”风险隐患,依法合理维权。
借款人要警惕“贷款中介”诱导,识别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一是骗贷法律风险。伪造经营资料,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贷款,情节严重的,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违规改变贷款用途风险。如消费者未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被提前收回贷款。三是续贷风险。所谓的中长期经营贷只是额度授信,贷款到期需重新审核且利率也有可能变化,消费者将面临较大的续贷风险。四是财务风险。“贷款中介”可能收取高额过桥资金、中介服务等费用,实际综合成本可能超过银行房贷利率,甚至骗走消费者的贷款。五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部分“贷款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贷款信息后,可能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消费者信息,谋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