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6日
第15版:15

亭台楼阁编出来

秸秆扎编艺术:

魏清发在轧制运河古船

宫 灯

运河古船

鼓 楼

东方之冠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通讯员 李海博 摄影报道

在大运河畔的沧县姚官屯镇高官屯村,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秸秆扎编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魏清发埋头扎编着秸秆艺术品。从种到收,从选材到成品,都是亲自动手完成。而他这一坚持,就是半个世纪……

一根根平凡无奇的高粱秸秆,一横一竖地扎编,便被制成了各式各样的宫灯、大运河上的古游船、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模型……这些作品从细节处流露出的逼真形象,无不体现出魏清发心思之细腻、手法之缜密。

秸秆扎编艺术

秸秆扎编是用刻刀将秸秆刻成相对比例的凹槽,利用“鲁班扣”原理编制出各种作品的传统手艺。 2007年,秸秆扎编艺术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就地取材,应运而生

“秸秆扎编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将高粱秸秆以古老的‘鲁班扣’来扎成艺术品。”魏清发说,“‘鲁班扣’也叫‘鲁班锁’,相传是古代工匠鲁班所创,秸秆扎编艺人用刻刀将秸秆刻成相对比例的凹槽,利用‘三对、六节’相互垂直咬结做成‘鲁班扣’,然后利用这一结构,再根据创作构思,制出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

这些手艺人除了要熟练掌握扎编技艺,还要研究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并且对力学、结构学、建筑学等学科有所涉猎。

今年65岁的魏清发从事这项技艺已经50多年了。他生长的这片土地,注定与秸秆有着不解的情缘。

早年间,由于姚官屯镇周边地势低洼,又是古老的“海退”地带,低洼易涝,土地盐碱化严重。这里种植农作物不易出苗,唯独高粱抗涝、抗盐碱,人称“铁杆庄稼”。

除了高粱让周边老百姓有一点微薄的收入外,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利用高粱秸秆制作一些生活器具,如锅盖、簸箕、箅子、簾子、浅子、筐盘等,这些器具除满足自家生活用之外,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出售。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涌现出大批这方面的能工巧匠。他们用高粱秸秆扎编成筷子笼、佛龛、宫灯、花瓶、收纳筐、鸟笼、蝈蝈笼等,作为一种副业商品出售。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孕育了秸秆扎编这门艺术瑰宝;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代代秸秆扎编艺人。魏清发传承的“王氏秸秆扎编手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2 精心钻研,复原佳作

在村委会为魏清发提供工作室内,长案一端摆放着高粱秸秆,另一端则摆满了刻刀、锥子、尺子、麻绳等工具。魏清发正埋头扎编一个取名为“中华粮仓”的作品。

他将一根秸秆切成小段,然后用刻刀刻出凹槽,再一一拼装。他的面前没有图纸、没有样品,根根秸秆的匹配,全凭脑海中对粮仓的印象。那神情仿佛画家挥毫创作大写意作品,看上去,又颇似当代青少年喜爱的乐高拼图。

“我的姑父王树庭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扎编艺人,他祖上三代都以秸秆扎编手艺谋生。8岁那年中秋节,姑父给我扎了一个精致的宫灯,让我爱不释手,也激发了我对秸秆扎编艺术的浓厚兴趣。”魏清发说,“从那以后,一到学校放假,我就去胡嘴子村的姑姑家住着,慢慢地也就跟姑父学起了扎编技艺。”

王树庭见魏清发心灵手巧,也肯下功夫,便收他为徒,手把手地教。由于王树庭膝下无子,便毫不保留地将手艺传授给了魏清发。5年后,年事已高的王树庭过世。作为唯一的弟子,魏清发成了周边一带唯一能够掌握这门手艺的人。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学习、探索、创新,到20岁时,魏清发便能够用秸秆创作出佛龛、灯笼、鸟笼、蝈蝈笼子、筷子笼子、吉祥挂件,以及仿古建筑模型——亭台楼阁等作品。

小时候,魏清发听姑父讲过,其祖上曾为宫廷扎编过一盏名为《倒挂金钟》的宫灯。灯分为四层四面,四面分别画有春、夏、秋、冬景致,四层则为“福禄祯祥”祝词,宫灯复杂、精美至极。遗憾的是,只留下几十字的有关描述。“就连姑父这样的高手,都没能成功复原‘倒挂金钟’。”魏清发说。

经过多年研究,魏清发复原了先师爷王俊儒于清朝为皇室制作且失传已久的秸秆扎编宫灯《倒挂金钟》。

3 耐住寂寞,矢志不渝

1980年,魏清发的作品《宫灯》首次在市文化馆举办的迎春花灯展上亮相,并荣获“优秀花灯奖”。他的秸秆扎编手艺也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还记得当年带着作品去参展,报名时间已截止。评委们看了我的作品后,一致认为可以破例让我参展。就是通过这第一次参展,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让我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魏清发说。

从事秸秆扎编技艺半个多世纪来,魏清发的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国家级活动展出。1982年,他的作品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大展后,被选送到日本展出,受到日本同行的高度赞誉。

近年来,魏清发创作出了亭台楼阁等仿古建筑大型作品,他还以沧州文化地标性建筑为原型,潜心创作出沧州铁狮子、清风楼、鼓楼、古船等一批具有大运河特色的扎编精品。为了传承好这项技艺,他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还特别为残障人士举办秸秆扎编技艺培训。

“秸秆收了之后要自然晾干,储存3年后性状才稳定,再用来制作工艺品。”魏清发说。为了保证秸秆的品质,他曾走遍田间地头,寻找到了一种名叫“秸杆王”的高粱种子,并在自家农田开辟出一片地,专门种植这个不收高粱的高粱品种。

“秸杆王”一年只收一茬,而且只能用最上面的那一节,其余部分只能当柴火用,所以,原料愈发显得珍贵。通常情况下,秸秆收割完后,需要先捋去皮、风干、泡水、打磨、压直、烤弯……到完成一件作品,要经过二三十道工序。

魏清发说:“秸秆扎编并不简单,耐不住寂寞的人学不会。”通常,制作一件稍微复杂的秸秆扎编作品要耗时两三个月,由数百个长短不一的秸秆,以榫卯形式咬合而成。这些秸秆最短的不过一二厘米,要用镊子才能完成拼接。

随着秸秆扎编的日常用品逐渐淡出市场,这个手艺已很难产生经济效益。“这项技艺又很难引发年轻人的兴趣,好不容易遇到个感兴趣的,却又耐不住寂寞,坚持不了两三个月就放弃了……”魏清发不禁感慨道。

尽管如此,魏清发依然在坚持。他说:“艺无止境,我最想做的就是精益求精,把秸秆扎编手艺发扬光大,编织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让高粱秸秆一横一竖地扎编出文明、扎编出更美好的生活,也让更多的人接受它、喜欢它,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2023-02-16 秸秆扎编艺术: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82663.html 1 亭台楼阁编出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