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7日
第19版:19

有幸临河而居

□胡瑞杰

总以为,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如果不是因为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沧州这块土地,沧州不知要失却多少繁华,多少美。

古人云,智者乐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以说大运河是一条福气之河,运气之河,沧州则是因河而生,由河而兴。大运河流过的地方也必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想象着古时大运河上的高桅大舵,帆影桨声,两岸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叫卖声声,这一切不知给古沧州带来多少繁华,多少生机。古时运河两岸种植着青葱的菜蔬,莳养着艳丽的花草。“高柳繁阴槛可凭”“开筵夏木到窗平”的南川楼,“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的清风楼就屹立在运河岸边……正如沧州学者李学通先生在《运河与城市》里写的那样“运河有情,浮舟送渡,世代传承,孕育出这一方人物‘镖不喊沧州’的硬气;地浪天涛,厚德载物,与世长存,繁华了运河两岸的城市乡村”。

20世纪70年代,因水资源枯竭大运河丧失了航运能力。后来的某些时段,由于河水干涸,河床淤积渐渐变浅,两岸垃圾遍地,我们仿佛看到了母亲河在哭泣。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力打造运河景观带,把沧州的母亲河装扮得更加灵动美丽。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版图中要把大运河打造成流动的乐章,弹奏出沧州古老的风韵,使现在、过去和未来交相辉映。

几年来,政府下大力度克服一切困难,加快两岸拆迁改造和工程建设进程,对河道进行了全面的清淤治理。随着运河景观带示范段工程的逐步竣工,治理后的大运河已然成为了一张亮丽的沧州名片,千年古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的大运河干净、清澈,宛若一条矫健的游龙在沧州主城区横穿而过。雕刻着精美图案的大理石亲水平台和傍依在运河两岸的滨水步道,让人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到运河的清新与清凉;城市街道笔直宽阔,四通八达;新建高楼挺拔气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坐落在沧州城区西部的大型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沧州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标性建筑宏伟绮丽;一座座美丽的生态园林相继建成,其中以120吨威武铁狮著称的狮城公园,如诗如画的名人植物园,风景宜人的运河公园,以及有着“露天狮子博物馆”之称的百狮园……已经成为狮城人休闲时必去的旅游打卡地。随着运河东岸朗吟楼、南川楼的复建成功,与运河西岸的清风楼成为新的文化符号与标志景观。登楼可临风望远,把酒邀月,举目星河,可谓美哉!

望着繁华的城区以及宽阔的街道,曾经那个“一条马路一座楼,一个公园一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的老沧州早已隐入历史的尘烟。走在这高楼林立、朱窗绮户的街市,穷困落后的过去已经化为浮云流水,成为永不复返的沧桑。

去年9月,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游船通航,相隔46年,再次有船只穿行在运河的碧波上,船上游人坐品清风,手抚秀水,恍如舟行在梦中。“长河日暮乱烟浮,红叶萧萧两岸秋。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一首清代著名诗人孙谔的《夜过沧州》让人身临沧州运河的秋日夜色中,感受岁月的烟尘。明月还是那轮明月,而大运河却在历史云烟变换中悄悄焕发了新颜!

如今的运河景观带示范段,水能行船,船能载人,人能看景。运河上廊桥相连,槐柳依依,烟水四季。有了这样一湾清澈的河水,有了这样两岸如画的风景,狮城人可随时泛舟河上,在浆声里品味古沧州的淡水烟岚。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人的心中会轻轻涌起一句话:多么有幸,我们能临河而居。

2023-02-07 □胡瑞杰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81557.html 1 有幸临河而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