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十大新闻
1.“印人一家”事迹登上《国防教育》刊物
2.孙女、孙子篆刻作品双双获奖
3.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敬献书法作品
4.一家四人篆刻作品入选“大运河文化带名胜百印展”
5.举办“印人一家”篆刻作品网络展
6.儿子篆刻作品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提名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选粹
7.在沧州市第二届青年书法展中,儿子作品获得创作提名奖,儿媳作品入展
8.党的二十大前夕,接受沧州电视台专访
9.儿媳组织协调书画家为优秀现役、退役军人代表赠送书画作品
10.出版发行“当代中国大家大作李泽成书法篆刻作品” 主题邮册
2022年,我家的新闻都与篆刻息息相关。
我家住在新华区,我们一家老少6口人都热爱篆刻艺术,平时一家人经常在一起研习切磋篆刻技艺,因此被人们称为“印人一家”。
“印人一家”包括我、妻子陈秀玲、儿子李宝棠、儿媳马静、孙女李若然、孙子李照玺。
2022年初,我们一家人通过创作篆刻作品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事迹刊登在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国防工程研究院主办的《国防教育》2022年2月总第131期上。
一方方印章将红色文化与篆刻艺术相融合,一帧帧印文诉说着党的历史与辉煌……我们一家人希望通过篆刻作品表达一个心声“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我曾经是一名铁道兵战士,现如今,虽然脱掉了军装,但我始终觉得有责任把红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象征着华夏文明的精髓。多年来,我们一家人谈得最多的是篆刻,唱得最多的是红歌,于是有了百首红歌治印百方的创意想法。
我和家人精选了一百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歌歌名,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等进行篆刻创作。全家人历时近一年时间,创作了一百方印。我们一家在一起创作的过程,是研习篆刻艺术的过程,也是接受红色洗礼的过程。“印人一家的红色情缘”故事后来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
2022年,我们一家人在篆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钢铁长城·佑我中华——当代中国大家大作之李泽成书法篆刻作品” 主题邮册,作为大型文献类珍藏版由中国集邮艺术网出版发行。
2022年9月,儿子李宝棠篆刻作品入选“绽放青春·不负韶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提名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选粹。在沧州市第二届青年书法展中,儿子李宝棠篆刻作品获得创作提名奖,儿媳马静作品入展。
让我最感欣慰的是,这一年,孙女和孙子这两名小将也初露锋芒。
孙女和孙子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爱上了篆刻艺术。他们从五六岁开始摔泥刻印,画图拓款,他们的作品虽然刀法稚嫩,但充满童趣。
在“翰墨童心·放飞梦想”喜迎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届河北省少儿书画作品展中,孙女和孙子分获儿童组二等奖和少儿组二等奖。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们一家三代6人创作了书法、篆刻作品助力抗疫,作品被运河区文化馆编入“运河区抗疫主题篆刻艺术线上展”。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沧州电视台“美丽沧州”栏目采访了我们一家人,在录制现场,我们一家人每人当场创作一方主题印:“喜庆二十大”“宏伟盛典”“新生民,开太平”“繁荣昌盛”“百年梦”“童心向党”,节目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晚上播出。小家的喜事适逢国家的盛事,我们一家人非常激动、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