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我到河边晒太阳,享受特有的风光。我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幸福生活每一天……”近日,家住运河区育红路科技楼的赵汝莘伏在桌前,手握毛笔在日记中记录下当时的心情。
90岁的赵汝莘是一名有66年党龄的老党员。15岁时,赵汝莘离开老家河间,到献县参加工作。不久后,他转至天津糖烟酒公司工作并在天津入党。后来,赵汝莘在市纪检部门工作直至离休。参加工作后,赵汝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记录下工作、生活历程和人生感悟。
赵汝莘的书桌上有一摞摞厚厚的稿纸。不同于其他人在笔记本上写日记的习惯,赵汝莘更喜欢用毛笔在稿纸上写日记。那一本本装订成套的稿纸也泛着淡淡的墨香。
从在天津入党到返回沧州工作,从平房搬进楼房,从拥有冰箱、彩电、洗衣机到开始学习使用微信……赵汝莘的日记不仅记录着生活的变化,也反映着时代的发展。
离休后,赵汝莘喜欢每天到家附近的运河边散步。日记里,赵汝莘这样写道:“种下玉米和春麦,确保全年快增产。今年雨水比较多,我国粮油定仓满。国家强盛人民富,举世瞩目友人赞……”
去年,赵汝莘戴上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难掩心中的激动与澎湃,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好好珍藏这枚纪念章,努力为党为人民再贡献力量。”
最近这几年,随着大运河景观带的建设,大运河沿岸的景色越来越美,休闲设施也越来越多。每天,赵汝莘都会到运河边走一走,沐浴阳光欣赏美景。
“这儿有了长椅,各种休闲设施都建起来了。在运河边散步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事。”赵汝莘说。
如今,赵汝莘依然关注国家大事,保留着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此外,他还将不少养生知识记录下来。赵汝莘说,有时晚辈来到家里也会翻一翻这些日记,了解过去的故事、学习一些养生知识。
赵汝莘的日记,仿佛一套历时75年写就的“历史书”。如今,书写的人没有停笔,一本本记录时代变迁的日记,是老人留给晚辈的宝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