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
第10版:10

莫让校园网络欺凌成“隐秘的角落”

戴先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模式的创新,网络欺凌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网络欺凌脱离了学校和家庭的视线,青少年无论是欺凌他人还是被他人欺凌,都难以掌握边界和分寸,往往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而网络欺凌行为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网络暴力。

(据12月20日《沧州晚报》12版)

校园欺凌是校园“顽疾”。以往,校园欺凌更多出现于线下,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校园欺凌也开始向线上蔓延,校园网络欺凌变得越来越常见,成了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校园网络欺凌隐蔽性强,而绝大多数的校园网络欺凌起初都源自线下矛盾。施暴者为了报复或威胁受害者,通过在网络上曝光他人隐私来实施校园网络欺凌。

校园网络欺凌现象,需要引起相关各方重视。

网络平台要尽好管理责任,积极预防校园网络欺凌。在内容管理上,要加强技术审核和人工审核,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对校园网络欺凌,要及时反应、及时处置、及时反馈。

学校也不能置身事外。校园网络欺凌就是校园欺凌现象的一部分,学校并非“局外人”,而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的制度,还要加强防校园欺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与防范意识。

学校、家长要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要让他们知道,面对网络欺凌,不能逆来顺受,要奋起抗争、维权。对那些遭受网络欺凌的学生,要及时干预,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整治校园欺凌,要做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相关部门、网络平台等相关各方,能够形成合力,共同遏制校园网络欺凌,筑牢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堤坝,合力营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环境。

不能让校园网络欺凌成了“隐秘的角落”,成了治理校园欺凌的盲区。

2022-12-23 戴先任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7330.html 1 莫让校园网络欺凌成“隐秘的角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