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
第15版:15

大鼓制作:

匠心传承 声震云霄

张福存(右)和儿子张金播在给大鼓蒙皮

张金播(右)和妻子毛林知直播推广自家大鼓

踩鼓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通讯员 田志锋 摄影报道

大鼓制作

大鼓是中国传统乐器。泊头毛三庄张家祖传有以木板和牛皮制成声音宏亮、外观精美、使用长久的大鼓的技艺。

2007年,大鼓制作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鼓是我国民间打击乐器中的“总指挥”。当上震云霄、下撼心灵的大鼓擂响,人们藉此表达着思想、抒发着情感,并欢庆胜利和丰收的喜悦。

来到泊头市齐桥镇东毛三庄村,便听到一阵阵“咚咚咚”的鼓声。这声音是从村民张福存家传出来的。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鼓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张福存和儿子张金播正在试敲一面快要做好的大鼓。父子俩边敲边侧耳细听,并商量着是否再把一根勒鼓的绳子加紧些……

在这里,张家手工大鼓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200余年。从一板一皮、到一钉一卯,他们坚持严格选材,制作出的大鼓更是严丝合缝、质地精良、鼓声雄浑……

手工技艺七代传

1

“我们张家祖传大鼓制作技艺,是清朝嘉庆年间,太祖张明也从外地迁到毛三庄村时带来的,传到我这已经是第六代了。我年轻时跟父亲张宝路学习做大鼓,到今天已有40年了。”虽已年过花甲,张福存却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工作热情。他笑着说,“每天都动手做大鼓,一点儿不敢懈怠,更不会觉得累!”

我国自古注重礼仪,礼乐文化更为礼乐之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鼓文化自商周以来作为中国礼仪、礼乐、礼制中独有的文化体系,得以传承发展至今。无论皇家还是民间,凡是祭祀祈福、民俗节庆,亦或是婚丧嫁娶、做寿庆生,都会邀请器乐班子击鼓奏乐。鼓,也因此成为重要活动的必备之器。

“在古代战场上,擂响战鼓可以振人心、提士气,所以就有这‘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规定。”抚摸着一面大鼓,张福存笑呵呵地说。

张福存说,早在清乾隆年间,毛三庄村生产的大鼓就有“御鼓”的美誉。据传,乾隆帝沿运河下江南,行至毛三庄附近,听到岸上有敲鼓的声音,便循声上岸来到张家鼓作坊。好客的毛三庄人为客人打了10余套鼓点。乾隆帝被清脆、宏亮的鼓声震撼,大悦,顿封为“御鼓”。

在制作大鼓的院内,没有现代化的机器。一面面大鼓从这里被制作出来,并受到远近鼓乐队的喜爱,靠的是艺人们手中的锤子、刀子和拉锯等再简单不过的工具,加上他们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法。

虽然张福存的厂子以生产大鼓为主,但是库房里存放着的鼓却大小不一。“这个小鼓直径6厘米,那边的大鼓直径两米多。我做过最大的鼓是直径两米二的。再大也能做,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牛皮了。其实,做大鼓费劲,用工用的多,最少得六七个人踩鼓,人少了蒙皮蒙不紧。”张福存说。

毛三庄村生产的大鼓,鼓身上下两面的鼓皮大多用牛皮,并用密集的钉子把皮固定在鼓身上,成为鼓的发音体。鼓身是鼓的共鸣体,中部装有金属制的鼓环,用以穿系鼓带或者作为提手。

“我们张家大鼓的质量可是有口皆碑的。古时候,老人们卖鼓时,曾经把大鼓扔进运河里,泡半个小时后捞上来,用鼓槌敲打声音依旧如初。”张福存说。

朴实无华藏“玄机”

2

张家制作的大鼓,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和过多的装饰,却以声音清脆宏亮、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我市及方圆数百里赫赫有名,并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从选木材、开板、煮板、定形、绷皮、喷漆、打磨、抛光、踩鼓等,我们手工制作一面大鼓,要经过40多道工序。”张福存说,“无论从选皮、选木料,还是制作鼓身、鼓面,每一道工序都是十分严格的,都是精益求精的。”

据介绍,制鼓时需将黄牛皮经过硝皮、晒干、钻孔等处理,再把牛皮固定在鼓壳上,用专用工具将牛皮扩张绷紧,保证鼓的音质。其次是准备鼓身,根据鼓的大小,把木材刨成一个个尺寸相符且弧度相同的小鼓板,将它们沿缝隙黏合到一块,鼓面就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张弛有度。

“就拿木材处理来说,我们买上好的椿木,用电锯刨出板来,先将木板煮软,然后再弯出弯来烤干。烤干了之后,开始攒腔,组合成鼓身,再平口、安鼓圈、安‘鼻子’。”张福存说,“这之后的蒙皮、踩鼓、上浆、制鼓棒等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

“蒙皮更是个技术活儿。这就需眼到、心到、手到,一点儿也不能含糊!”张福存说。

在现场,张福存和儿子张金播、儿媳毛林知等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拉开牛皮,将泡好的皮子周边用挂勾均匀地挂牢,挂钩的另一端则挂于地勾上,再转动螺丝均匀拉紧。当上面一切准备好后,他们启动了大鼓底部的千斤顶,使操作台板和鼓一同升高,鼓皮被自然拉紧到一定程度。之后,还要通过踩鼓,来调节鼓皮的松紧度。

“把鼓面绷得越紧,鼓声才更响脆。”张福存介绍,调好鼓声后,上钉、贴装饰布、上漆、上鼓环,一个鼓就制作完成了。

为了给大鼓调音,使皮面弹性得以拉伸,张金播纵身一跃到一个大鼓上,双脚不停地踩着大鼓。张福存则听着声音不停地调整着大鼓外面固定架上的螺丝。在这对父子身上,显示出来的工匠精神,与他们的作品一样成为一种文化传承。

网络直播“秀”技艺

3

张家祖传大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不但有纯熟的制作手艺,还要懂得音乐、鼓谱,凭感觉和经验精心制作。

今年44岁的张金播自幼酷爱民间鼓乐。“6岁时,我就能打出整套鼓谱,七八岁时就开始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制作大鼓。现在,大鼓制作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了。”谈起制鼓,文质彬彬地张金播难掩深情。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张家大鼓,张金播和妻子毛林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推广自家的大鼓。每天忙完了手里的活儿,夫妻俩便迫不及待地在库房里打开手机进行直播,跟全国各地的鼓友畅谈交流。

张金播说:“在直播间里,和这么多喜欢大鼓的人交流制作大鼓的技艺,还给大家按鼓谱秀鼓艺,是我们两口子最快乐的时光。”

通过直播平台,张金播也为大鼓的销售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纯手工做鼓的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经济回报小,有很多人已经改行。齐桥镇从原有的10多家鼓作坊,到现在只剩下张福存和张金播等极少的人在坚守。

“爷爷的技艺特别高,名声也大。他老人家在世时,经常有人来请教,他都耐心传授。我是在父亲的严格传教之下,将技艺打造成熟的。”张金播说,“近些年,泊头市和镇上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关心,这也让我更加有信心把大鼓制作技艺坚守好、传承好。现在,乐器队需求多,我们制作的大鼓基本上是按订单来的。其实,这些年来,我们也把传承大鼓制作技艺当成一种责任,超越了谋生的需求。”

“咚咚咚、咚咚咚……”傍晚时分,张福存家里传出隆隆鼓声,张金播和毛林知手握着鼓槌,奏起《得胜令》,接着,又来一段《龙凤舞》,鼓点打得激越而振奋。

那鼓声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与喜悦,同时,更预示着希望和吉祥,彰显出新时代农民昂扬的斗志……

2022-12-22 大鼓制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7237.html 1 匠心传承 声震云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