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李树山坐在电脑前,随着最后一个字录入完毕,一部他耗时30多年搜集整理成册的《民谣》终于完成了。
66岁的李树山是孟村回族自治县高寨镇泊北村人。多年来,他四处搜集并编辑整理流传于沧州各地的古今民谣1500余首,共计10万多字。这些民谣记录了乡村生活,也记录了时代变迁。李树山希望将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保存、传承下去。
额外的“工作”
李树山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从小热爱文学和写作。高中毕业后他自修了大专。李树山教过书、经过商,还承担了村里的许多宣传、文化工作。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不少作品。
1986年,当时的孟村回族自治县文化馆召开“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文学创作会”,号召人们搜集编写民间故事、民谣和谚语。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李树山也参加了这次创作会。
回家后,李树山便开始了这项额外的“工作”。那时,他除了忙自家开办的代销点业务,其余时间几乎全用来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民谣和谚语。
李树山干得特别起劲儿。他整天拉着家中长辈问,又跟村里上年纪的老人打听他们记忆中的民谣。借着外出办业务,他还会到其他地方搜集民谣。有时,李树山刚与对方谈完业务,就开始请人家说说民谣。要是听到新鲜有趣的,李树山就赶紧找出纸笔记下来。
“鸪鸪头子鸡下嘎嘎,姥姥要吃鲜黄瓜……”“小白鸡,打呼噜,谁来了?二姑父。捎来的么?捎来的肉,快点点火快点做……”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李树山收集整理了数百个民间故事、民谣和谚语,其中41个被《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孟村回族自治县资料卷》采用,15个被沧州地区卷采用,两个被河北省卷采用,5个被《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志》采用,10余个被《沧州民间故事全书》采用。
从民谣看生活
县文化馆组织的民间文学整理工作结束了,李树山却将搜集记录民谣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李树山是个怀旧的人,非常喜欢这些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民谣。尽管这些民谣有的“土得掉渣”,有的只是开玩笑或哄孩子时的一句顺口溜,但经老百姓口口相传,甚至带上一些地方口音,念出来节奏押韵、朗朗上口,感觉颇有风味。
曾经,泊北村因地势低洼,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种不出什么好庄稼。“‘涝收蛤蟆,旱收蚂蚱,不旱不涝收盐嘎巴。’这首民谣就是我们村以前的写照。”李树山回忆道。
后来,这种情形变了样。土地经过改造已不再是种什么都长不好的“盐嘎巴地”了,大家干劲儿十足,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里又流传起新民谣:“党的好政策,传遍全中国。自从实行责任制,家家饼子换饽饽。”
保存与传承
多年来,李树山在搜集整理民谣之余,也会创作民谣。他创作的《猜谜语》《红领巾,真叫棒》《礼貌歌》等民谣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李树山在学校教书时,不仅组织制作小报,还建起了村中第一个“红色少年广播站”。那时,他常常编写民谣。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学生也积极编写民谣,记录当下的幸福生活。
30多年来,李树山一听到、看到有趣的民谣,就会记录、整理下来。这些年,他每天用电脑记录生活,民谣的整理工作也从纸上搬到了电脑上。李树山分门别类记录、整理,最终整理出这套10万多字的《民谣》。
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李树山依然闲不住,正在村里一家企业从事文字工作。不论身份如何转换,始终未变的是他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听说他完成了《民谣》一书的编辑工作,周围同事和亲朋纷纷点赞,还有不少人询问他何时出版。
“出版的事儿我目前还没有想过。我搜集整理民谣,就是因为喜爱,希望留住这些民间文化,作为资料留给后人。”李树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