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
第03版:03

每天早出晚归,解决工地上的各种问题……

“断头路”贯通背后的身影

本报记者 庞维双 何晓玲 摄影报道

李阳

张海涛

近日,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开济街上时,项目工程经理李阳已经准时来到了施工现场,协调人员、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

与此同时,在玉玺台南侧的道路贯通工程现场,电工张海涛也背着自己的工具包,巡查现场的每个配电箱,保障现场施工的用电安全。

市区“断头路”贯通工程,离不开像李阳、张海涛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不畏艰辛,奋战在建设工地一线。

做好用电保障

冬季清晨6时40分,城市还很安静,但此时,张海涛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张海涛是沧县刘家庙乡人,现在是玉玺台南侧道路贯通工程的一名电工,负责施工期间的用电保障和用电安全。

在其他工人开工前,张海涛需要检查好用电设备。因此,每天早上5时30分,张海涛就从家里出发了。6时40分到工地,准备好工具,7时之前,他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今年35岁的张海涛,做电工已经10年,是“老师傅”了。

在项目现场,张海涛头戴安全帽,身穿安全背心,手带绝缘手套,依次检查配电箱和用电设备。他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配电箱,查看电闸有没有问题,查看有没有私接电线,然后从工具包里拿出电笔,检测电线是否漏电。如果螺丝松了,或者接线断了,张海涛就从“百宝箱”里拿出工具进行维修。

这个季节的早晨很冷,张海涛还是坚持每天早早来工地。“用电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张海涛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所以,他要赶在工人们施工前,完成对配电箱和用电设备的检查。

“电工是粗活细活的结合,既抗得动十几公斤的线缆,也能精准地把一根根几毫米细的线接在一起。我喜欢这个活儿,一干就是10年。这也是我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本领。”张海涛笑着说。

工地忙的时候需要加班,有时候甚至需要干到后半夜。

虽然很辛苦,但是张海涛没有一点怨言。“修路是为咱老百姓提供便利的大好事,能参与这个工程,我觉得挺好的。”

解决各种难题

沉稳的李阳是黑龙江人,在哈尔滨一所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路桥工程分公司已工作10年了。今年5月,他来到沧州参加新华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目前担任开济街、铁西大街、建设大街北延等工程项目部的工程经理。

戴上白色的安全帽,穿上荧光绿的马甲,李阳开始巡查正在安装的雨污水管。“李经理,石灰和水泥何时可以到?”“有的工人还没来。”……李阳的手机响个不停,这些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都等着他“拍板”。

施工期间,李阳经常遇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

在实验中学北侧的道路贯通工程施工期间,地下错综复杂的管线带来了很大困扰。施工涉及燃气、电力、通信、热力、给水等七八条管线,李阳通过电脑模型快速理清管道走向、位置和交叉情况,又分别与各管线产权单位积极联系,现场踏勘,确定相关管线埋深等,及时解决了问题。

8月中旬的一场暴雨后,李阳带着技术员赶到开济街施工现场。当时,汽车根本开不进去。李阳一脚水一脚泥地走了1.5公里,才走到工地上。由于大雨冲灌,刚安装未回填的钢带波纹管出现偏移,而且雨污水管道内积满了淤泥。

4天里,李阳带领工人抽水,一铲子一铲子地清淤,再把出现偏移的钢带波纹管进行调整恢复。同事打趣他成了一个“泥人”,但李阳并不在意。

在建设大街北延项目施工期间,为了尽量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李阳让本该放置在路两侧的降水设备,通过接长降水管道,挪到了200米外的场地。这个举措虽然增加了施工成本,但是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获得了居民好评。

来了沧州后,因为工期紧,李阳一天也没有休过假。每天深夜,他疲倦地从工地回到宿舍,看看手机里小女儿的照片就成了最大的慰藉。李阳说,家人很理解他,让他充满了干劲。他会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为沧州的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022-12-22 本报记者 庞维双 何晓玲 摄影报道 每天早出晚归,解决工地上的各种问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7194.html 1 “断头路”贯通背后的身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