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
第07版:07

眼见不一定为实 人工智能换脸如何“以假乱真”

“3D面具”技术

人工智能换脸,曾经只会困扰名人,如今却能直接影响到我们普通人的财产安全。

伪造人脸盗号、转账的新闻不在少数。今年8月,就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因使用手机软件制作人脸识别动态视频,并“伪装”登录他人的网络账号盗取资金而被警方抓获。

另一则相关新闻提到,由于制作简单,一个视频价格仅为2元至10元,“客户”往往是成百上千元地购买,牟利空间巨大。

据悉,这类案件的非法获利额高达几千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多起类似案件。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的人脸识别授权功能,再通过木马病毒拦截短信验证码盗取存款,有的涉案总金额超过200万元。

骗不过人,可以骗摄像头

人工智能换脸,术语是“深度伪造”,是把“深度学习”和“伪造”组合在一起,用AI把一个人的人脸换到另一个人的照片或视频当中的技术。

围绕人工智能换脸这一话题,有相当多的“犯罪应用”,包括且不限于:

1.攻击刷脸验证:直接从支付宝、微信钱包、贷款软件里,伪造他人信息套现;

2.制作虚假色情图片或视频:诈骗、敲诈勒索或损坏他人名誉;

3.实时换脸通话:盗号并诈骗号主亲友;

4.制造虚假信息:蒙骗投资者等;

5.发布假新闻:煽动民众、引起混乱恐慌、打击商业对手、制造股市动荡等。

在这当中,刷脸验证与普通人关系最大。因为它验证的是一个人的身份,一旦这个信息被突破,你的资产安全与信息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很容易在网络上“裸奔”。

除了“深度伪造”技术,还有相当多的方法可以干扰人脸识别认证,比如造一个“人工智能眼镜”:在一篇图像识别领域的经典文献中,研究者通过数学运算设计了一种特定的“眼镜”,戴上就可以让一个人被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认成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种哄骗检测设备的方式是3D面具。

国外某公司曾在2019年年底声明,对于微信、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和火车站的人脸识别闸机,都可以戴着3D面具伪装成别人通过。

人工智能换脸,特别在哪?

以前对普通人来说,上述技术还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比如以往的“人工智能眼镜”主要是针对静态图片识别,无法突破动态人脸识别;而“人脸面具”需要定制,价值不菲且制作工艺复杂,用在普通人身上性价比并不高。

但人工智能改变了一切,简直把造假成本降到了“白菜价”。

伴随视频越短、像素越低、实时性要求(需要实时换脸还是可以制作完视频再发出)越低、欺骗对象警惕性越低、可用素材(就是目标人物的多角度照片、视频)越多,造假成本就越低。

举个例子,同样是一个人说话,之前可以利用某项技术直接将脸换成另一个人的脸(一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动作还算流畅,但“塑胶感”严重,一眼就能看出不是真人的视频。

这项技术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就可以做出以假乱真的效果。可能只有在认真反复地观看下,才会发现:刚刚这个人额头的皱纹是不是在闪?

针对“人脸识别”,“深度人脸识别”软件就便宜很多。因为攻破“人脸识别”不需要最“精细”,“深度人脸识别”技术只需要一个清晰度一般的几秒钟的视频即可。

而制作后的更精细的视频,则可以用于其他的诈骗用途,并且这种造假是一种“一本万利”的买卖。在设备与算法齐全后,造假者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与需求,批量生产假视频。

普通人能怎么办

当人工智能换脸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应对跟它相关的不法行为呢?

“骗”机器的换脸,咋办?

针对刷脸验证身份这一类场景,伪造的视频需要通过的是人脸识别系统的自动验证,或者说“骗过”机器。所需的视频时间短(几秒钟以内)、动态简单(只有少量固定动作、甚至有些系统仅仅识别图片)、没有实时要求,从技术上来讲是相对简单的,识别端也不在真人的掌控之中。

对于这类情况,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平时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并且尽量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身份验证。

密码、指纹、手机号,能选的验证方式都选上。虽然自己也会麻烦点,但是相当于多了几道保险,全部被同时攻破的可能性还是小很多的。

如果不幸被盗刷,立刻报警,配合警察追踪不法分子、追回违法所得,同时上报平台,让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来修补漏洞、升级系统。

“骗”真人的换脸,咋办?

欺骗真人的人工智能换脸,比如面对个人的勒索、诈骗,还有面对大众的虚假新闻,则显得更加隐蔽和多样化。

从根本上来说,有了人工智能换脸技术以后,普通人面对图像信息都应该多留个心眼,不能一味相信“眼见为实”。

如果被人用伪造的裸照、不雅视频勒索,不要回应,直接报警。

这类犯罪的人工智能换脸目标就是受害人,所以只要看到的人知道自己没有拍过此类照片、视频,就可以判断该视频或图片是伪造的。其最大的难点反而在于不要自乱阵脚,不要因为害怕而向不法分子交付钱财。

如果被人用伪造的视频诈骗,比如骗子盗了你朋友的号,用人工智能换脸跟你实时通话借钱。这个时候,多渠道验证就很重要,可以通过社交平台、邮箱、短信、电话等去验证是否是朋友本人,不要因为对方看起来很着急就不假思索地打钱。

在观看网上的新闻、视频时,多查查新闻来源是否可靠,尤其是名人讲话。这些名人们可用于机器学习的训练集太多了,仿造高精度视频很容易。

据 “科普中国”

2022-12-19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6935.html 1 眼见不一定为实 人工智能换脸如何“以假乱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