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第05版:05

36年来,王洪山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黄骅港从无到有再到强的沧桑巨变——

他用相机记录港城变迁

正在整理影像资料的王洪山

本报通讯员 周如凤 本报记者 杨玉霞

“这张照片只有一排平房,你知道它是哪儿吗?”

“这片繁华的商业城,你知道它是在什么地方建的吗?”

……

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洪山用36年来拍摄的照片,向人们讲述黄骅港的变化。他用手中的相机留住了黄骅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沧桑巨变。

用相机见证港城变迁

如今的黄骅港,是辽阔的大海、繁华的码头、秀美的港城。人们很难想到,30多年前,这里曾是典型的“苦海沿边”。就是在这样一片盐碱滩上,奇迹般地“长”出了如今的“新港城”。

把这一过程记录下来的人叫王洪山,56岁,是渤海新区、黄骅市冯家堡人。

上世纪70年代,沧州人有了建设港口的梦想。一代代建设者攻克了一批又一批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还清晰地记得,这里原先到处都是盐碱滩,第一批建设者们来测量的时候,整个港口只有几间小房子,连路都不通。”王洪山深有感慨地说。

由于住的地方离港口建设的地方近,王洪山经常看到人们在忙忙碌碌地施工,便有了拍照片的想法。

36年前,20岁的王洪山买了第一部相机,又买来书籍学习拍照。后来,他又陆续购置了冲洗照片的设备。

不管是黄骅港煤炭码头打桩施工,还是投入运营,王洪山都用相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从那时起,王洪山不管是教学、开饭店、跑出租,还是开商店,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

“热爱家乡有许多方式,我喜欢用相机留住家乡记忆。”王洪山笑着说。

骑着自行车去拍日出

1991年冬,王洪山想去黄骅港拍摄一千吨级码头刚营运时的日出。

从他的家到码头大约有15公里。凌晨3点,他穿上棉衣,带好相机和三脚架,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寒风呼呼地刮着,他全身很快就冻透了。在一处有石头的背风处,他支好三脚架静静地等待日出。等到天亮了,人都快冻僵了,由于阴天,太阳根本没出来。

就这样,他一连跑了三次,才最终拍出了一张理想的照片。看着太阳从黄骅港码头升起,阳光洒在海面上,那台大吊机成了永久的历史印迹。那一刻,王洪山兴奋极了,瞬间把所有辛苦全都抛到脑后。

“想要做就必须努力完成,不能留下遗憾。”王洪山就是怀着这样一种热情记录着黄骅港的变化。随着黄骅港建设力度增大,又陆续建起了三千吨级码头、万吨级码头、十万吨级码头和二十万吨级码头……他都用相机留下了宝贵资料。

爬到信号塔上“航拍”

在王洪山的“图片宝库”里,还有渤海新区、黄骅市冯家堡、渔沟村、狼坨和新村四个村10多年前的“航拍”照片。那时,根本没有航拍的条件,王洪山是怎样做到的呢?

说起这段往事,王洪山还有些激动。10多年前,没有无人机,根本没有俯拍的条件,怎么能拍到村子的全貌呢?王洪山围着村子转来转去。如果不留下这些村子曾经的模样,他觉得是一大遗憾。

突然,村边高高的信号塔引起了他的注意。好几十米高的信号塔不就是天然的梯子吗?

王洪山背着相机就往塔顶爬。

那是2012年冬天,寒风刺骨。王洪山爬了20多分钟,终于爬到塔顶,他的手、胳膊和腿又酸、又冷、又麻。塔顶上只有一个人的空间,他便依托栏杆稳住相机,选择拍摄角度。那次王洪山拍得非常过瘾。

半个多小时后,他想背着相机下来,不经意间往下一瞅,他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一失足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下来后,看到自己终于拍到理想的照片,王洪山很快就释怀了。他冒着危险拍摄的那些图片资料,成为那个年代珍贵的影像记录。

用坏10多部相机

黄骅港哪个地方要开工建设,王洪山就赶在开工前去拍摄。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资料,王洪山这些年用坏了10多部相机。

王洪山平时吃穿都很节俭,唯有买相机舍得花钱。20年前,他把全年收入的6000多元钱都带上,去北京买了一部理光长焦镜头相机,回来后没日没夜地研究,连睡觉都放在枕边摸索……

2017年,冯家堡拆迁前,王洪山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一架航拍机。为了拍的资料效果更理想,王洪山一遍一遍地练习。没想到,在一次练习时,刚买的航拍机从140米的高空摔下,瞬间成了一堆废品。他忍住心痛,马上又买了第二架。

“10多天后,第二架航拍机到货时,冯家堡已开始拆迁了。幸亏及时,否则就会留下遗憾了。”王洪山说。

港城区四个村拆迁,他都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港城日新月异,王洪山也在不断按下快门。这里面,饱含着他的执着、信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爱恋。

2022-12-16 36年来,王洪山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黄骅港从无到有再到强的沧桑巨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6646.html 1 他用相机记录港城变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