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书枝枝
曾经看过一句话,“永远别把75%以上的自己暴露出去,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才是最好的社交状态”。与人相交,凡事显露在外,不仅会让人看轻,还可能为以后的人生路埋下祸患。生活里的光鲜亮丽,说多了会刺伤别人;工作中的委屈心事,还没开口就会遭人嫌弃。
好的坏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的风景。真正厉害的人,懂得隐藏自己,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一鸣惊人。
1
隐藏锋芒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锋芒毕露的人,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唯有光华内敛,才能行稳致远。
大文豪萧伯纳从小聪明,言语幽默,在朋友中才智出众。年轻时,他特别爱在人前出风头,辩论时总是咄咄逼人,常常令朋友颜面无存。
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说话风趣可喜,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你说话有理有据,让人难堪又无法辩驳。这样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不仅会失去朋友,恐怕也难以在社会立足。
叔本华曾说:“炫耀自己的才华,卖弄自己的精明,只不过旁敲侧击地嘲笑别人愚钝和无能。”越有实力的人,越会爱惜自己的羽毛,不会轻易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本事。
得意时坚守本心,失意时笑对无常。做人低调收敛,韬光养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周旋有术,处事有方。
2
隐藏心事
知乎上曾有个热门话题:你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有个高赞的回答着实扎心: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别人的悲痛,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之中。
作家扶南说:“自我消化负面情绪,而不是逢人便诉说自己的失落、怨恨,这是成年人的基本礼仪。没有谁的存在,是为了承受你所带来的情绪内耗与负面感受的。”若稍不如意就诉苦,目之所及都是一片阴霾,只会让人避之不及。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终究百般滋味自己尝,万种苦楚自己扛。越长大越明白,自愈,才是对生活最有力的反击。风雨人生中,我们终将活成自己的摆渡人。
3
隐藏情绪
古人云:“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冲动的人遇到事情,用情绪说话;而聪明的人,都会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一个平时业绩很好的修理工师傅,接到一单修理洗衣机的活。当他按时来到顾客家门口敲门时,没人开门。于是,他给顾客打了电话,这才得知顾客还在加班,却忘了告诉他。
他顿时怒火中烧,一想到外面下着大雨,自己没吃晚饭就冒雨赶过来,结果却被顾客放鸽子了,不由更加生气。想到此行的目的,他忍住怒气,深呼吸3秒后,冷静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会有空呢?”
顾客一边道歉,一边回答:“实在是对不住,我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到家,请您等我一下。”等两人见面后,得知师傅还没吃晚饭,顾客马上邀请他去附近的餐馆吃饭。
等吃完饭回到家,师傅找到了洗衣机的故障处,很快就修好了。客户再次表示了歉意,并在平台上给出了五星好评。
这个一直是五星好评的维修师傅,后来接到的单子也越来越多了。一个人只有学会隐藏情绪,避免沦为情绪的奴隶,才能主导自己的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斥着压力与束缚,常常让我们状况百出。这时候,如果越急躁,越会忙中出错;越慌乱,越会一塌糊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与其斤斤计较,不如心平气和,以不变应万变。学会妥善地安置情绪,才能在岁月的惊涛骇浪中,修得一份淡定从容。
《鬼谷子》有一句话:“圣人之道,在隐与匿。”一个人隐藏自己,是保全之道,亦是破局之法。
不炫才华,低调自持,才是做人的智慧;隐藏心事,自我疗愈,才是成熟的归途;折叠情绪,沉着应对,才是从容的心态。
当你学会默默蛰伏,沉淀自己,那些熬过的苦,终会化作生生不息的希望,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