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第03版:03

十多个平均年龄超八旬的老人和一位教了一辈子英语的教师在养老院相遇后,一个英语兴趣学习小组就成立了。从此,英语为老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生活——

82岁英语老师和他的“老学生”们

英语课堂开课啦

学得很认真

本报记者 吴艳 摄影报道

16日下午两点半,83岁的刘金荣带着英语本、圆珠笔来到养老院的活动室,挑了一个靠前的位置,等待着3点开始的英语课。

护工笑着打招呼:“刘奶奶,您又是第一名。”刘金荣同样笑着回答:“哈喽,小王。我年纪大了,耳背,得挑个好位置,要不听不清老师讲的啥。”

“刘奶奶发音挺标准,看来课下没少下功夫!”护工和刘金荣开着玩笑。随后,陆续有老人带着一样的英语本和笔走进会议室。

不一会儿,一位头发和眉毛都白了的老人走进会议室,他就是今天英语课的老师——李凤奎。

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什么要教英语,养老院里的老人为什么又要学英语?

“李老师,教我们学英语吧”

事情要从今年8月份说起。当时,82岁的李凤奎住进了运河区绿元尚邦养老院。相处时间一长,与他住在同一楼层的老人们知道了他是一名退休的大学英语老师,不仅精通英语,还会俄语、法语和德语。

同样是退休教师的殷秀莲和朱家华在一起聊天时羡慕地说:“咱们那时候学的是俄语,从没学过英语。咱俩一个教数学,一个教语文,一辈子也没和英语沾过边。住进养老院,咱们倒是认识了一个会四国语言的英语教授。”

两位耄耋老人的谈话被4楼的护工王金英记在心里。她想着:如果能让李爷爷给养老院里其他老人教授点英语知识,岂不是既能丰富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又能提高老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只是不知道李凤奎爷爷愿意不愿意。

于是,王金英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位爱学习的老人一说,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赞成。最后,王金英带着82岁的殷秀莲和76岁的朱家华找到李凤奎,想让两位老人帮忙劝说。三人开门见山地问:“李老师,能不能教我们学英语?”

让大家惊喜的是,李凤奎痛快地答应了。

于是,养老院要开设英语兴趣小组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4楼。十多名老人报名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73岁,还有下肢不方便的老人也坐着轮椅来报名。

状况不断,笑声不断

8月底的一个周三下午,在绿元尚邦养老院四楼的活动室里,第一次英语课开始了。

十多名银发老人围着长条桌坐好,精神矍铄的李凤奎老人站在活动室的白板前。白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ABCD”等26个英语字母。

李凤奎握住教鞭站在白板前的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用标准的英腔读出了字母的读音。

课堂上的老人们仔细地听着,大声地念着,还认真地模仿着笔顺在纸上写着。

J与G的读音分不清,1与I的写法弄不明白,Z与2看着又一样……第一次上英语课的学生们状况不断,笑声也不断。

“你读得不对”“你写得真丑”“读不对咱改”“写得丑咱接着练”“年轻时当老师,老了咱也当回学生”……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老人们仿佛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儿时。

李凤奎笑呵呵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们的发音。

看着老人们课堂上的状态,王金英也乐呵呵的:看来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第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老人们意犹未尽,相约下周再继续学习。

于是每周三下午3点到4点就成了英语兴趣小组固定的学习时间。

“我吃完饭就把‘吃饭’忘了”

上了两次课后,英语班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他楼层感兴趣的老人也纷纷加入进来。老人们学习热情高涨。

养老院的管理人员见状,还专门为老人们买来英语作业本。

老人们高兴地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当听到李凤奎说用拼音拼出名字,名和姓交换顺序就是英文名时,有的老人就在中文名字下面,标注上自己的英文名。

一天,王金英打扫房间时听到83岁的刘金荣老人一直在念叨着什么,以为老人有事,走过去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人手里正拿着一张白纸,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的正是英语课上学到的字母。

刘金荣专注地读着,根本没有注意到王金英进来。见状,王金英悄悄退出了房间,她可不想打扰这位认真复习的学生。

吃饭时,朱家华和李凤奎坐在一桌,朱家华又请教起了英语问题:“李老师,‘吃饭’用英语怎么说?”

“e-a-t,eat!”

“噢,eat。”

于是,朱家华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单词。

饭吃完了,朱家华正要起身,突然又坐着不动了:吃饭怎么说来着?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又问了李凤奎一句:“李老师,我吃完饭就把‘吃饭’忘了!你再告诉我一遍。”

一句话,引来周围老人们一片善意的笑声。

“英文歌也不难唱”

73岁的贺彩玉是英语兴趣小组里最年轻的学生。

“我们那个年代,上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由于种种原因,也只学了一年英语。现在想来,自己小时候读的英语都不标准,伴着浓浓的家乡口音。不像李老师那么字正腔圆。后来看孙子时,我陪着孩子又看过一段时间的英语书。我应该算是这个班里英语底子最好的了。我觉得能在这个岁数重新接触一下英语,挺开心的。”说着,贺彩玉还将自己的英语本拿出来展示。

一行行的字母和单词工整、漂亮,虽然偶有占格错误的情况,但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我们老年人有时间,有耐心,就是记性不太好。但只要我们肯下功夫,还是有收获的。”贺彩玉说。

26个字母学完后,李凤奎又教给学生们唱英文字母歌。

简单的旋律轻快动听,字母歌的前半部分老人们学得比较快,没想到却被最后几句难住了。一节课下来,多数老人都没有学会。

因为最后几句歌词不仅有字母,还有英文句子,这对于没有接触过英文的高龄老人来说确实挺难。

但是爱动脑筋的田宝荣老人想到了一个用中文标注英文读音的办法,很快这个办法在老人们中间传开了。

于是,老人们的英语本上都标上了这个“秘密武器”。

会唱字母歌的贺彩玉也教给老人们如何从手机上搜索这首歌。一遍遍地听,一次次地唱,到再次上课时,老人们已经可以顺利地唱出这首歌了。老人们露出了笑容:“英文歌也不难唱嘛!”

“我们上的是二年级”

一次,李凤奎在和北京的儿子聊天时,说起他在养老院重操旧业当起了老师。当得知李凤奎是凭经验备课,没有教材的时候,儿子立刻表示,教材的事包在他身上。

没几天,养老院就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包裹——一套二年级的英语教材和配套的字母、单词卡片。

有了教材、教具,老人们教得更认真,学得更起劲儿。

国庆节期间,李凤奎突发奇想。于是,他备课时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国,我爱我的祖国。

上课时,李凤奎满怀激情地将这三句话的英文读给学生们听。那堂课,老人们听得格外认真。

怕李凤奎太累,养老院的护工们也会化身助教,给李老师打下手。

47岁的护工王金英说:“我原来学的英语早忘记了,现在是现学现用。只不过,我可能接受得比老人们要快一些。说实话,我真的佩服这些爷爷奶奶们,他们学东西特别认真。三个多月的课上下来,老人们的变化可大了,最明显的就是从一开始的没人回答问题,到现在抢着回答问题。希望这个英语兴趣课堂能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2022-11-21 十多个平均年龄超八旬的老人和一位教了一辈子英语的教师在养老院相遇后,一个英语兴趣学习小组就成立了。从此,英语为老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生活——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4507.html 1 82岁英语老师和他的“老学生”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