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好比人体的骨架,比例不对、粗细不匀,都不会是一艘好船。”
做起船模来,小到船上的一根桅杆、甲板上的一颗铆钉,王洪恩都力求逼真、完美。
把热爱融进船模
今年73岁的王洪恩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冯家堡人。他出生在渔民家庭,从小在海边成长,对大海和渔船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对船,他说一辈子都喜欢不够,那种感情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骨子里。
王洪恩16岁那年,开始跟随长辈上船出海打鱼。他喜欢钻研,加上勤学好问,在休渔期学会了造船。心灵手巧的王洪恩一上手就做得像模像样,深受师傅们的喜爱。
后来,虽然王洪恩不上船了,但对船的感情却丝毫没有减弱。2003年,他凭记忆手工制作了一艘船模。这是一艘传统渔船,从龙骨,到甲板,再到桅杆……每一个零件他都细细打磨后再进行组装,力求严丝合缝。“做船必须得用心,不仅要精美,更要符合实际,还原真相。船模上的每一条板缝,每一个物件,每一点细节都要严格按比例表现出来。”王洪恩说。
这艘长2.1米、宽0.7米的风帆船船模凝聚了王洪恩对船所有的热情。现在,这艘船就摆在他家里,王洪恩每天都要看看。他说,每次看到这艘船,就像看到了自己曾经出海的岁月。
微缩渔船展示渔家文化
伴随着近年来远洋捕捞业的发展,传统渔船越来越少,年轻人也都开始经商务工,传统的渔业文化逐渐消散。
2017年,王洪恩萌发了打造微缩渔船的想法。他把自家车库收拾出来做船模创作室,想用微缩渔船向年轻人讲述渔民的历史和渔家文化。
制作船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和造真船是一样的。从一开始的图纸设计、材料选择,到后面的喷涂、焊接、雕刻、裁缝,王洪恩一丝不苟。因为对船模制作充满了热情,他经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有时为了创作,他连觉都睡不好,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船的影子。
虽然只上过一年小学,但王洪恩却凭着极强的记忆力和悟性,把船模做得炉火纯青。目前,他已手工制作了近百艘船模。
王洪恩所创作的船模共有10个样式,对每个样式他都如数家珍:“小邦摇”是从黄河流域引入的一种单桅杆风帆船,在泥滩、浅水区行动灵活自如;“舟山式”是从浙江舟山引入的一种船型,船头尖,便于压浪前行,适于深水作业;“东北牛”是在“舟山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仅适于深水作业,而且承载量大;“黄渤海”马力大、吃水深,完全可以在黄海、渤海任意区域作业……
“船只样式的演变是渔民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的一个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更是渔民智慧的结晶。”王洪恩说。
王洪恩经常把船模送给亲戚朋友,更喜欢给年轻人讲船的故事。他曾经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船文化。看到孩子们很喜欢,他特别高兴。“用做船模的方式来追忆往事,传承渔家文化,我认为很有意义。”王洪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