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第09版:09

诚信书亭,知识与文明共同传递

本报评论员 郑广辉

从9月份开始,共青团沧州市委在天成社区、育才路社区等6个社区建设了青少年诚信书亭。诚信书亭24小时无人监管,人们凭诚信借阅,也凭诚信归还。

(据10月20日《沧州晚报》5版)

无人监管,诚信借阅,诚信归还,这样的诚信书亭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在传递文明。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但诚实守信的品质不能自然形成,需要教育引导和培养带动。诚信书亭正是这样一个引导青少年诚实守信的良好载体。正因为无人监管,所以它更像“诚信考场”,“答案”全凭青少年自己书写。对于青少年而言,凭诚信借阅图书不仅仅是考验,更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会让他们从心里感到温暖,激发他们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并将这种自律内化于心,筑牢诚信的根基。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见贤思齐,向诚信者学习,从而形成崇尚诚信、恪守诚信的风尚。这比简单的说教和约束效果更好。

将诚信教育融入生活,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接受诚信考验,在借阅中理解和体验诚信,也是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诚信环境的一次对接,更是探索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诚信书亭就像一块“试金石”,考验着市民素质。令人高兴的是,书亭运行一个多月,效果不错:很多人诚信借阅,及时归还;有的学生从家中将自己的书拿来放到书亭,供大家借阅;一些学生成立了“爱书互停”志愿服务队,爱护图书,维护书亭运行……这表明,诚信之花已经在诚信书亭绽放,诚信风尚正在引领大家前行。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市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反映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诚信书亭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和维护。希望更多人自觉爱护书亭,维护书亭良好的运行秩序,让诚信书亭成为沧州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2-10-27 本报评论员 郑广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2755.html 1 诚信书亭,知识与文明共同传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