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存稷 记者 李圣哲)近日,在黄骅港矿石码头1号泊位,一艘满载近18万吨铝矾土的巨轮稳稳靠泊。旁边的一台专业化卸船机上,在距离海平面大约80米的大臂位置,葛一正在检查设备。他是黄骅港矿石港务有限公司卸船队的一名技术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014年,葛一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黄骅港工作。近年来,他见证了黄骅港飞速发展的历程。黄骅港矿石港务有限公司目前拥有6个杂货作业泊位和2个专业化矿石作业泊位。如今,矿石码头年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累计吞吐量5亿余吨。
伴随着黄骅港日新月异的变化,葛一也在不断进步。他入职时担任卸船机司机,后来逐渐成长为卸船队技术员,先后5次获得项目专利。
葛一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给黄骅港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了我们建设者更大的信心。”
他说:“我是黄骅港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今后,我要为港口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黄骅港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