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陈(化名)和妻子举办了婚礼,收了20多个“礼金互免卡”。原来,这是小陈夫妻俩的新发明,朋友参加他们的婚礼不随礼金,以后朋友们的婚礼他们也不用随礼金。
(据10月19日《沧州晚报》6版)
“礼金互免卡”是一个好创意,不仅改变了互送礼金的习俗,也减轻了人们参加婚礼的经济负担。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广西一女子收到了21份结婚请柬,都是邀请她在“十一”期间参加婚礼的。平均算下来,她每天要参加三场婚礼,要“随礼”近万元。有网友吐槽,这哪是请柬,这是“红色罚单”。
确实,近些年来婚礼“份子钱”水涨船高,有些人还互相攀比,成为一种地方陋习。而在有的地方,不仅仅参加婚礼要“随礼”,参加升学、乔迁新居、生日等宴请都要“随礼”。你请完我请,你来我往之后,“份子钱”成了“人情债”,让人苦不堪言。
“礼金互免卡”的出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它就像一种契约,双方高度认可,互不相欠,只要卡在情谊就在,双方的情感联系不会因此变得疏远。所以,一些年轻人对此非常认可,称“礼金互免卡”值得推广。
“礼金互免卡”作为一种创新,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婚礼红包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没必要随大流送大礼,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即可。
我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包多大的红包不是婚礼的重点,重要的是祝福送到了,大家开开心心,这样的婚礼才更有意义。
年轻人之间,发一发“礼金互免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婚礼习俗变革,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