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第14版:14

泥模子

王志安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儿时常玩的游戏有印泥模子、打方宝、投沙包等,其中,玩得最多且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当属印泥模子。

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就到坑边挖胶泥。先要在胶泥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把它慢慢摔“熟”,使之软硬适度。下一步是把一个个泥团压成大小合适的薄片,敷在买来的“模子母”上,轻轻压实,并把边缘修整齐。这时,把“模子母”和泥模轻轻分开,克隆出的泥模子就成型了。最后,为了增加它的硬度、美感,并使它耐存放,要把这些印好的泥模子放进柴草灶的灶膛里烧制。

烧好的泥模子,用途非常多:一是欣赏。泥模子上印制了图案,其中老虎、狮子、大象、兔子等动物图案,最受小朋友们喜欢。二是交换图案不同的泥模子。泥模子花色品种非常多,谁也没法保证品种齐全,因此,交换就成了常见的一种方式。三是交换其他物品,比如玻璃球、学习用具等。四是再克隆。烧好的泥模子不仅局限于欣赏把玩,小朋友们还用它来克隆新的泥模子。虽然克隆次数越多,花纹越浅,图像越模糊,但是我们仍然爱不释手。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泥模子,现在,不仅喜欢,还整理、研究,乐此不疲。近30年来,我收藏了几千枚泥模子,从形状上看:有大的、有小的,有厚的、有薄的,有圆的、有方的。从图案上分,有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还有交通工具的、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的……

这些年来,我为了搞收藏,不知去了多少地方,拜访了多少人,还记了10多本笔记。收藏泥模子,带给了我知识,带给了我乐趣。

2022-10-14 王志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1716.html 1 泥模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