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第11版:11

质量“无死角” 背后故事多

无人机检测、潜水员查模袋、“自找麻烦”一车一检……在沧州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年都是质量年,月月都是质量月,天天都是质量日——

沧州路桥公司项目施工人员正在测量放线 本报通讯员 王雯雯 摄

小伙儿4年考过驾考 朋友拉横幅“庆祝”

本报记者 李昕也 本报通讯员 付子莹

“用建筑垃圾修施工便道,下雨天也不怕和稀泥了,既提高了工程质量又缩短了工期,还能节约成本,也更环保了。”9月中旬,沧州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施工员张冬,正在沧县修建施工便道,说起修便道用到的原材料,他忍不住感叹。

这两年,沧州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严把品质关,走出了一条品质过硬的循环经济型、节能环保型发展的新路子。

从“大开刀”到“微创”

钻孔、注浆、封孔、铣刨面层、铺筑基层……高速路上,施工负责人刘希松正带领着施工员们紧锣密鼓地维修路面。本来4个月才能完工的项目,因为采用了新技术,两个月就能完成,且质量大大提升。

以往,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出现裂缝,大都采用路面面层、基层、底基层全部挖除重建的“大开刀”方案,施工时间长、工作量大。高速路上车流量较大,“大开刀”给车辆通行带来诸多不变。

面对这种问题,公司改用注浆加固路面底基层新技术:布孔、钻孔、清孔、注浆、封孔,再进行铣刨面层、重新铺筑基层——哪里有问题,哪里打孔,“创面”更小了,质量也更有保证。

“这次用的注浆加固路面底基层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质量好,工期缩短了一半,可早日恢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从‘大开刀’到‘微创’,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刘希松说,由于不需要开挖底基层,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节约了不少资源和运输量,真正实现了技术创新带动环保升级。

据了解,公司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先后对沧州境内津汕、沿海、廊沧高速公路路面加固维修85000平方米以上,不仅道路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还避免了1万多立方米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节省原材料1万余立方米。

建筑垃圾“挑大梁”

在狠抓工程质量的过程中,沧州路桥公司除了在施工技术领域精益求精,还坚持打造“绿色生态工程”。

“修建道路时,我们会在旁边修一条施工便道,用于车辆运输原材料。以往都是土路,遇到下雨,施工区被雨水一淹,施工便道便和了稀泥,质量下降,不能走车,可耽误工期呢,大伙儿着急也没用。”施工员张冬说起以前的土路,感慨万千。让他没想到的是,如今建筑垃圾却“挑起了大梁”。

原来,公司利用建筑垃圾透水性好、不易水解、承载力强的特性,用建筑垃圾和建筑垃圾粉碎土修筑施工便道。这种便道经雨水浸泡后,不易沉陷且平整,质量好,维护费用低。

“前些日子下了场大暴雨,施工区被雨水淹得挺厉害。水退后,用建筑垃圾修筑的施工便道安然无恙,一点儿不耽误车辆通行,而且这个项目减少征用取土场近20亩。”张冬高兴地说。

其实,建筑垃圾的作用不止于此。修建箱涵时,有的因所在河道地基松软,基坑承载力弱,无法满足修建要求。若采用传统工艺,基坑内填筑砂砾或碎石后会与稀泥混合,结构层不稳定、强度低,解决不了问题;若采用降水措施,则耗时太长、成本高。

专家团队经多次现场踏勘、论证后,决定改“配方”——使用建筑垃圾挤淤,再辅助“轻型井点降水”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这样不仅缩短了工期,还能让建筑垃圾再次循环利用,不仅工程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无人机、潜水员一起上岗

去年11月份,路桥公司综合管理部的员工张雄,手下多了几名“新兵”——无人机。

原来,公路立交桥、城市高架桥及一些大跨、高墩、高危桥梁破损严重部位的检测,属高风险管控范围。为提高检测质量,确保人身安全,又能真实、细致地查看构筑物的破损情况,公司购置了两架无人机用于桥梁检测。

“操作无人机得持证上岗。”张雄说,“我负责对关键施工部位航拍,专业质检员根据拍摄视频再结合桥梁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有图有真相,‘治疗’效果自然有保证。”

其实,为了保证质量安全“无死角”,沧州路桥公司除了能上天的无人机,还有能下水的潜水员。

在承建河道护坡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有时需采用土工模袋技术。按传统施工方法,挖掘机先将模袋投放到设计位置,然后再进行注浆就算完工了。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但弊端就是容易产生投放深度不够、模袋背后透水的问题,长久冲刷之后,就没有办法保护河堤了。

为了严控质量,公司专门启用潜水员水下作业。模袋投放后,潜水员下水查看模袋摆放是否到位,确保护坡坡脚深埋;模袋注浆后,再次下水贴近检测模袋质量,以求达到护坡的最好效果。

“自找麻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沧州路桥公司从一点一滴抓起,从源头抓起,确保万无一失。

路桥公司质检员韩立才,经常长驻各地拌合站。他介绍,沥青混合料是路桥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公司经常向拌和站采购。如果沥青混合料不合格,路面容易断裂,会影响公路使用寿命、行驶舒适性和行车安全。

为了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从源头上把控品质,沧州路桥公司“自找麻烦”派遣质检员长驻拌和站,抽检沥青、砂石料及沥青混合料,尤其对关键性材料沥青,一车一检,加大检测频次。

在廊沧高速公路沧州北段罩面工程项目中,施工团队发现,碎石块表面往往因为有石粉或尘土粉末,影响了与沥青的粘结效果。为了保证碎石块干净,项目部主动加了一道施工工序——将碎石块通过滚筛除尘。虽然增加了成本,但确保了工程质量。

沧州路桥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曹艳明说:“路桥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技术创新精神。对我们来说,年年都是质量年,月月都是质量月,天天都是质量日。”

2022-10-11 无人机检测、潜水员查模袋、“自找麻烦”一车一检……在沧州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年都是质量年,月月都是质量月,天天都是质量日——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1380.html 1 质量“无死角” 背后故事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