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第10版:10

让听障孩子成长在希望的春天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从小失去听力的张涛,曾是沧州市特教学校的学生。虽然世界变得寂静无声,但是他却凭借努力考上大学,并回到母校成为一名美术教师,用手语引领听障孩子走进缤纷世界。

(据9月23日《沧州晚报》4版)

双耳失聪的孩子由于听力障碍,往往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对父母开口表达爱意,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极大地影响了听障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

作为一名有听力障碍的人,张涛不向命运认输,通过努力考进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毕业后,张涛选择回到沧州特教学校,当了一名美术老师。他用自己的专长,引领着更多无声世界的孩子们走进美术殿堂。

17年的特教生涯,张涛以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影响了特教学校的孩子,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他让不爱画画的孩子爱上了画画,让他们的人生从此增添了一份欢乐和一抹色彩。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有表现美的双手。为了挖掘孩子们学习美术的潜力,张涛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汗水,手把手教他们画画,帮他们一点点建立自信。

面对这些像他一样的孩子,张涛无私的关爱就像“魔法”画笔。他给孩子们设定目标,让他们在绘画中找到希望,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有用之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投入一份爱,收获更多的爱。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无声的讲台的张涛,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听障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同时自己也得到成长、赢得赞誉。

阳光是温暖的,比阳光更暖的是爱。张涛用无声的爱温暖着听障孩子们,激励他们自信乐观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他用画笔,给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描绘了美丽的色彩,让他们成长在希望的春天。

2022-10-11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1376.html 1 让听障孩子成长在希望的春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