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崔春梅)这段时间,沧县杜生镇刘屯小学正准备举办“绳王争霸赛”。自刘屯小学开展跳绳教育实践以来,学校孩子的近视率从之前的8.5%降为现在的4%,肥胖率从之前的9%降为现在的3%。小小一根跳绳,让学校的孩子们“嗨翻天”。
单摇、双摇、一带一、花式跳……在刘屯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拿着跳绳玩得不亦乐乎(右图)。一根根小小的跳绳仿佛有了魔力,在孩子们的手中上下左右翻动。
六年级的刘柳希拿着跳绳,一遍遍练习跳绳的各种动作。距离学校每学期举办的“绳王争霸赛”开赛还有20来天时间,作为班里跳绳优秀选手的她正抓紧时间练习。
自2015年刘屯小学在体育课上加入跳绳内容后,“绳王争霸赛”成了孩子们一展身手的舞台。刘屯小学校长王大勇告诉记者,这个比赛源于学校的一次摸底调查。刘屯小学有不到300名学生。2015年,刘屯小学摸底调查后发现,学校一半以上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很容易迷上玩手机、看电视。在当年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学校负责人发现学生的肥胖率达到了9%,近视率为8.5%。
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动起来,成了学校急需解决的难题。经过综合考虑,成本低、对场地要求低、简单易操作的跳绳活动,成了当年学校体育课的新内容。
很快,刘屯小学掀起“跳绳热”。孩子们有了集体荣誉感,经常利用课间、放学延时等时间段练习跳绳,比赛看谁跳的个数多、花样多。尤其是跳大绳,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还能锻炼孩子们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每周,各班级会海选出班里的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每月1次的选拔,选出的优秀选手再参加每年5月至6月、10月至11月之间举办的“绳王争霸赛”。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还可以入选学校跳绳精英队,代表学校参加镇、县、市等各级比赛。
此外,学校不仅组织孩子们跳绳操,还举办“跳绳文化节”,利用闲置教室开起“绳文化展览馆”。不管是五颜六色的细线还是去农家找来的农用麻绳,都一一陈列在展览馆里。展览馆里还有孩子们用各种颜色、各种材质制作的绳艺手工。
如今,跳绳已经融入了学校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刘屯小学副校长李政告诉记者,开展跳绳活动之前,不少学生围着200米的操场跑两圈就累得气喘吁吁。如今,四五年级的学生围着操场跑上5圈都不成问题。
刘屯小学的跳绳队多次代表沧县在沧州市跳绳比赛中获得单项和团队第一的成绩,孩子们也通过比赛开阔了视野。更令人惊喜的是,如今,刘屯小学学生的肥胖率为3%,近视率为4%。持续了7年的跳绳热,让刘屯小学的学生跳走肥胖和近视,跳出快乐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