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倩)昨天晚饭过后,运河区亚龙湾小区健身广场上又热闹起来。居民们一边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一边聊天。这样的体育设施,已遍布我市各居民小区。记者了解到,我市行政村、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实现全覆盖。
“我和老伴每天清晨和晚饭后,都会到健身器材上去锻炼,身体越来越好。”75岁的小区居民孙女士说。十年前,她居住的小区里没有健身器材,每天饭后只能溜达溜达。现在各个小区里都有了健身器材,居民锻炼身体很方便。
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2012年,我市行政村、社区体育建设工程覆盖率不足35%,社会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较为缺乏。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市每年都大力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同时,我市还积极申请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统筹使用市县财政性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社会资本等,全力保障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市行政村、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已实现全覆盖。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大众健身场地数量大幅提升,我市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不足1.2平方米提升到3.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