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第11版:11

从历史流向未来

本报小记者(解放路小学5年级4班) 高瑜熙

了解水闸工作原理

9月21日,沧州博物馆举办的“运河文化巡回展”来到了我们解放路小学,通过应“运”而生、智慧运河、运河之“运”、运河新貌等内容,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运河文化盛宴。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贯通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繁荣于明清,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

沧州因运河而兴,作为沧州的母亲河,大运河在这里绵延200多公里,滋养着沧州人的“根”和“魂”。

“智慧运河”更是让我赞叹不已,没想到大运河还蕴藏着这么多学问:有水上“开闭门”——船闸,有运河“加减法”——增、减河,有百年“糯米坝”——谢家坝,有“三弯抵一闸”……这些先进的水利技术,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今,千年运河展新貌。南川楼、朗吟楼与清风楼于运河两岸呈三足鼎立之势;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让“一船明月过沧州”的美景再现大运河……

通过这次巡展,我对大运河的热爱已深深地扎根在心中,我要传承大运河文化,让悠悠运河水从历史流向未来,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2022-09-28 本报小记者(解放路小学5年级4班) 高瑜熙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0610.html 1 从历史流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