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7日
第05版:05

一支中性笔售价55元,一个文件收纳袋售价28元……开学之际一些家长纷纷感慨,“文具刺客”让人有些无奈——

文具为啥越来越贵?

本报记者 苏少静 摄影报道

一位家长为孩子挑选文具。

限定版文具价格昂贵。

联名款文具价格不菲。

一支进口的中性笔售价55元,一个看似很普通的文件收纳袋售价28元,还有的新奇文具售价动辄几十元甚至数百元……开学前后,我市不少家长给孩子置办文具时发出感慨:躲过了“雪糕刺客”,却没躲过“文具刺客”。

比起平价玩具,这些高价文具究竟贵在哪里?

记者走访发现,进口品牌、联名款或特定款文具价格昂贵,大多几十元“起步”。另外,一些新奇的文具也售价不菲。

记者还发现,由于文具摆放混乱或是没有贴上价格标签,一些家长为孩子置办文具时,很容易被高价文具“刺中”。

高价文具

贵在“联名”“限定”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文具店发现,售价2元以内的文具已经很少见了。一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中性笔或者笔记本,售价动辄十几元。如果是国外进口品牌、知名IP联名款(不同设计师或不同品牌联合打造的新品),或是某些品牌的限定款(在特定时间、区域内发售),价格就更高了,售价基本上数十元“起步”,有的售价甚至达到千余元。

在迎宾路小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记者看到,进口处的货架上摆满了中性笔。店里销售的大多是进口品牌的文具。一些印有动漫形象的中性笔,要比普通中性笔售价高出几十倍。比如,印有钢铁侠、哆啦A梦等知名动漫形象的中性笔,售价25元至55元。相比之下,普通中性笔的售价还不到它们的零头。

“这些都是创意类的文具,对学生们很有吸引力,新款一到货卖得特别快。”该文具店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黄河路小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里,某品牌一支限定款中性笔售价45元,另一品牌一支限定款中性笔售价399元,还有的中性笔售价甚至高达1000多元。该店工作人员称:“价格高的中性笔更好用,材质、工艺等方面也更好一些。”

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店里选购了3支中性笔,结账时吓了一跳。“平均每支30多元,太贵了!我记得前几年每支才几角钱。”她说。

高价文具

贵在“好玩”“新奇”

记者发现,一些工具性和玩具性兼备的新型文具,已成为“收割”家长钱包的“利器”。

一种名为“转转笔”的文具,其中一端带有花朵、羽毛等“小零件”;一款迷你“扭蛋机”,转动按钮时果蔬橡皮会从里面掉落;奥特曼主题文具盒,设置了很多“小机关”……

这些“玩具型”文具的售价是普通文具的几倍。有的文具具有电动功能,售价甚至高达数百元。比如,电动削笔机售价最低的25元,售价最高的达到75元;电动橡皮擦售价在8元至30元之间;桌面吸尘器售价在30多元至50多元之间。

在迎宾路小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记者发现,电动削笔机分为简约款、升级款、特价款、奢华款、限量定制款等多种类型。商家还根据颜色和图案不同,将这类文具区分为男款和女款,售价30元至100多元。

记者随机从货架上取下一个电动削笔机试了试,把铅笔插到笔孔里选好模式,只需两三秒钟,就将铅笔削好了。

“文具越贵质量越好,安全系数也更高。学生不会被铅芯弄脏衣服,家长也不用担心铅笔刀会伤到孩子的手。”该店工作人员介绍道。

此外,还有的文具玩起了“减压”概念,售价40元至百余元。与普通笔记本相比,“减压”笔记本会在封面上嵌一个凸起的卡通形象,有青蛙、兔子、考拉等。这些凸起的部分是柔软的,可以随意捏玩。

高价文具“潜伏”

价格标签“失踪”

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些高价文具“潜伏”在货架上,更容易“刺破”购买者的钱包。

在一家文具店的中性笔货架上,五颜六色的笔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一些贴在隔板上的价格标签对不上实物。顾客往往在结账时才发现,自己购买的是高价文具。

前几天,市民张女士为孩子购买开学使用的文具。她随便买了几样,就花了160多元。

“货架上都贴着标签,我选的时候确定没选太贵的。结账时,我问店员为什么实际售价和标价不符,对方称本来就是这个价,如果觉得贵可以换便宜的。”张女士说,因为这些文具是孩子选好的,她也没有去换。

记者走访时还发现,文具店里并不是每个商品都明码标价,这也导致部分购买者被高价文具“刺中”。

对于为何不贴价格标签,有的商家说:“不用贴,顾客想买就会问我们。有人买了文具当礼物送人,也不希望贴标签……”

市民李女士在市八中附近一家文具店买了一款两层的网面文件袋,结账时看到付款数额大吃一惊。

“货架上没贴价格,文件袋上也没贴。当时我觉得两层的肯定比一层的贵,最多也就十几元,但是结账时显示28元。由于后面排队的人挺多,我也没去换其他款式的文件袋。”李女士说,回家后她在电商平台上发现,类似的文件袋售价不到10元。

高价文具值不值

听听家长怎么说

一些家长表示,会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购买合适的款式,更多考虑文具的性价比,引导孩子摆脱攀比、猎奇心理。

“过度追捧高价文具,容易让孩子们陷入跟风消费、盲目消费的漩涡,在攀比中迷失自我。”家长代女士认为,文具的实用性更重要,花样太多会让孩子分心。

代女士说,她曾为孩子买过电动橡皮檫、桌面吸尘器之类的比较新奇的文具,但孩子用过后觉得并不实用,最终丢在了一边。她认为,文具能满足基本要求就行。

“过多花哨的东西被添加到文具上,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我给孩子买的一般都是老品牌的平价文具,好用又不是很贵。”家长刘女士说,她即使不小心选中了高价格的文具,也会在付款时调换,毕竟文具只要满足使用功能就可以。

家长张女士则表示,她会给孩子购买文具盲盒作为奖励,但不想让孩子过分沉迷于“花式”文具中。“孩子是抱着开奖的心态购买文具盲盒的,但有时实际到手的物品并不是自己需要的,而且价格普遍偏高。”张女士说。

接受采访时,多数家长表示,文具的主要消费者是学生,监管部门不仅要关注文具质量是否合格,还要关注商家是否存在使用不正当营销手段对青少年进行诱导等问题,应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教师:

文具应以

实用性为主

“带进课堂的文具如果使用得好,那就是文具;如果变成了让学生分心的东西,就成了玩具,与文具的原本定位和价值背道而驰了。”水月寺小学德育副校长王淑君认为,文具应兼具实用性和使用性,不能干扰学生学习,更不能引发攀比现象。

“有些家长觉得不能亏待孩子,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家长,愿意给孩子买高价文具。”王淑君认为,家长不要盲目跟风、盲目选择,不能认为“贵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王淑君建议,家长为孩子选购文具时要结合实际、多方权衡,以“使用安全”“材质环保”“经济适用”为原则,不要购买太花哨的文具和不合格产品。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不选最贵的,要选最适合自己的”理念,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让文具仅仅成为“文具”。

2022-09-07 本报记者 苏少静 摄影报道 一支中性笔售价55元,一个文件收纳袋售价28元……开学之际一些家长纷纷感慨,“文具刺客”让人有些无奈——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8901.html 1 文具为啥越来越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