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5日
第13版:13

小村里的“小候鸟”音乐班

他们免费给村里的孩子上课,免费提供乐器,还打算在村里成立一个小小乐队——

本报记者 张 丹

8月21日上午9点多,悠扬的葫芦丝乐声从村委会会议室传来。这里是黄骅市常郭镇蒋庄村村委会,孩子们正在这里上免费音乐课。

20多名孩子坐在会议室里,正在跟随老师上葫芦丝课。

教课的是齐胜德和蒋冬梅两位老师,他们在这里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

“小候鸟”暑期班

和刚开班时不同,齐胜德正在针对孩子们吹奏不准的地方,进行精细的指导。

一个多月时间,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十几首曲子。

齐胜德是黄骅市第二幼儿园的老师,蒋冬梅是黄骅市渤海路小学的老师。

两个人能来蒋庄村教孩子们音乐,算是一种机缘巧合。

蒋冬梅的娘家就在蒋庄村,她的弟弟蒋观恒是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齐胜德的老家距离蒋庄村只有4公里的距离,3个人算是老相识。

暑假前,蒋观恒为了防止暑期孩子溺水情况的出现,想为村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齐胜德一听,和蒋冬梅、蒋观恒合计,“咱们3个都学音乐出身,村里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乐器,不如给孩子们开个暑期乐器班吧。”

这个提议好归好,可村里没有乐器怎么办?“这个你就别管了,我来解决。”齐胜德说。

随后,他自掏腰包,花3000元钱买了几十个葫芦丝放在了村委会。

7月4日,蒋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小候鸟”暑期班正式开班了。

培训班就设在村委会的会议室。

孩子们在屋里学,家长们趴在窗外听

给孩子们上课的当天,齐胜德和蒋冬梅早早驱车30公里来到了蒋庄村村委会。

43岁的齐胜德和蒋冬梅来到蒋庄村时,迎接他们的是20多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齐胜德说,看着几个皮肤黑黝黝、衣服也有些脏的男孩子怯生生地站在面前,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小的时候。

当他和蒋冬梅把葫芦丝一一送到孩子们的手里时,“孩子们的眼睛是放光的。”

齐胜德说,那是多数孩子们第一次看见葫芦丝。

他给孩子们示范了正确的吹奏方法,当孩子们试着吹出声响后,“好几个孩子惊喜得窃窃私语。”

齐胜德说,看着孩子们那种惊喜的样子,他又高兴又有些心酸。

齐胜德大学是学音乐的,走出农村后,他似乎忽略了音乐和乡村孩子们之间的联系,“在多数人的眼里,好像音乐和乡村孩子之间也没什么联系。”

齐胜德非常感谢有这么一次志愿活动,能再次把他、音乐和乡村的孩子们联系起来。

一节课下来,有些有天赋的孩子已经可以吹出节奏,激动地让齐胜德听。

激动的不止是孩子,两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在屋里学,家长们趴在窗户外听。

下课的时候,家长们也跑进了屋,对着齐胜德和蒋冬梅不停说“谢谢”。

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

从蒋庄村回来的第二天,齐胜德就又忙了起来。

他忙着给孩子们找了两架旧电子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

再去给孩子们上课时,他和蒋冬梅就把这两架电子琴给孩子们带了去。

接下来这段时间的每一个周末,他们都会来到村里,给孩子们免费上课。

齐胜德说,今年年初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他曾被“马兰花儿童合唱团”感动,也被邓小岚老师把音乐带给大山里的孩子的事迹所感动。

如今,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想法,不仅仅是暑假里教孩子们,他们还要把音乐持续地带给家乡的孩子们,打造一个蒋庄村的“马兰花”。

为了能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他们也开始招募志愿者,目前已经有6个人加入进来。

“有了这些人的义务帮助,我们的工作做起来会更容易一些。”齐胜德说,如果还有人愿意加入这个队伍,他们随时欢迎。

算是对孩子们的一种鼓励,也算是给孩子们一种仪式感,齐胜德给孩子们办了一场小小音乐会。

“孩子们演奏葫芦丝,我们老师演奏葫芦丝、电子琴。”齐胜德说,孩子们可高兴了。

“安静的村庄里,有个孩子们组成的小乐队,那会是件非常美好的事儿。”齐胜德说,如果再有孩子长大后,能够通过音乐有了更好的出路,那会是一件更美好的事儿。

2022-09-05 他们免费给村里的孩子上课,免费提供乐器,还打算在村里成立一个小小乐队——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8675.html 1 小村里的“小候鸟”音乐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