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9日
第05版:05

开学排座位:家长要求多,老师挺上愁

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坐在“学霸区”,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坐在“黄金座”,而老师则需要根据全班的情况安排——

排座位是很多老师面临的难题 (资料片)

一些家长眼中的座位分区

本报记者 吴艳 李小贤

排座位,看似简单,其实也很麻烦。孩子们各有各的情况,家长各有各的要求。

“老师,暑假里我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视力,孩子近视了。我不想让孩子这么早就戴眼镜,能不能麻烦您开学后帮我们调整一下座位?最好能调整到第一排或者第二排。”昨天,一名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收到了一条家长信息。这已经是她近期收到的第三条家长要为自家孩子换座位的信息了。

临近开学,家长们最担心听到的消息是换班主任,而班主任们最担心收到的消息却是:老师,我家孩子想换个座位!

“座位”的烦恼

“妈妈,你能不能和老师说说,我想换个同桌。”开学在即,上小学五年级的董浩杰对妈妈说。

“为什么呀?”妈妈不解地问。

“我同桌上课总爱抖腿,还爱搞一些小动作,影响我听课。我实在受不了了。”董浩杰满脸苦恼。

这个同桌是暑假前一个月调到董浩杰旁边的。因为同桌的这些小动作,董浩杰很烦恼。他和同桌交流过几次,同桌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点变本加厉,有时还拿彩笔往董浩杰课本上画。

快开学了,董浩杰忍不住说出了想调座位的想法。

董浩杰的妈妈将孩子的诉求委婉地向老师表达后,得到了老师的答复:开学后,让孩子自己找我说。

市民刘林夕的女儿今年开学上一年级。最近她也在为孩子的座位问题焦虑,因为遗传原因,6岁的女儿身高135厘米,比同龄人高出半个头。

刘林夕担心女儿上学后会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在刘林夕的印象中,教室的最后一排,坐的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她不想让孩子坐在他们中间。

刘林夕告诉记者:“我上学时,从小学到中学,班级里的最后两排都坐满了差生。老师也常和我们说‘再不好好学习,你就坐后面去’。”

马上就开学了,刘林夕想,如果老师按照身高排座位,女儿极有可能坐到最后一排,她得和老师说说,给女儿找个合适的座位。

与刘林夕不同,市民罗丹更多担忧的是孩子的视力。暑假,她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孩子近视了。医生建议她为孩子戴眼镜,可是罗丹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孩子还小,戴上眼镜就不容易摘下来了,能先不戴眼镜就不戴眼镜吧。

孩子以前在班里的座位靠后,如果新学期还坐在那儿看不清黑板怎么办?罗丹有些焦虑。

她思来想去,给孩子的班主任打去了电话,向老师说明了孩子眼睛近视的情况,希望在新学期的时候将孩子调到前排中间位置,以便能让孩子看清黑板。

换到前排,真能挽救视力吗

开学前夕,是家长申请给孩子换座位的高峰期,家长们最常说的理由就是孩子近视了,看不清黑板,又不想那么早戴眼镜。

但是换到前排,真的能挽救视力吗?

沧州市中心医院小儿眼科主任李坤表示,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单纯地将座位换到前排,并不能避免近视的发展。

据李坤介绍,人在正视眼的情况下,眼睛对前方五六米处的物体,不需要调节就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对于尚未发生近视的孩子来说,坐在这个距离或稍远一些,是最合适的。这时,调节眼睛的神经和肌肉是舒张的,不易引起视疲劳。

“想要看清5米以内的物体,眼部肌肉必须有不同程度的收缩。物体越近,收缩程度越高,眼睛也会越疲劳。”李坤说,低年级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数的远视储备,坐得离黑板太近,远视储备消耗得快,也容易引发近视。不过,现在很多班级的第一排距离黑板的距离也有两三米,这个距离对于视力正常的孩子,并不属于近距离用眼。只要课间多休息,就可以缓解。

李坤说,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那么重要的就不是座位了,而是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通过接受专业验光配镜、近视防控宣教等手段,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

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李坤也会被家长咨询,孩子在班级的座位是靠边的,这样会不会引起斜视。李坤说,现在很多老师非常重视保护孩子的眼睛,很少会让孩子长时间坐在靠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引起斜视的。

家长看中“黄金座位”

看来,眼睛近视的问题,是不能仅靠换座位解决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近视,家长们希望为孩子换座位的理由还有很多,具体包括:孩子与周围其他孩子有矛盾,或者嫌弃周边孩子太吵,干扰其上课;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了,肯定是没好好听课,希望坐前面一点专注度会高一些;孩子学习状态不好,写作业不认真,错误很多,希望换到学霸身边坐,认为学霸同桌可以帮助自己孩子学习;班里座位有单排,全班轮换坐,但有个别家长会觉得孩子胆小,没有同桌会孤独,要求不轮换单排……

尽管家长们要求换座位的理由各种各样,但是大家看中的位置却是出奇一致:中间、靠前,但是不要第一排。

因此,教室正中间的位置也被家长们称为“黄金座位”。

“靠近前排,又处于中间位置,对孩子的视力好,老师在班级走动时,应该更能关注这一片的学生,提问的次数应该也会多一些。”家长们觉得“黄金座位”好处多多。

“黄金座位”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采访中,不少班主任坦言:并不是坐在“黄金座位”上,就能提升成绩,成为学霸。班中的学霸座位很分散,每个角落都有。而对于功课不太好的孩子,为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身高允许的情况下,会尽量让他们往前排坐,以便更好地督促他们,所以这些孩子往往坐在“黄金座位”上。

“我们班里,好几个学生不仅个头高,学习也认真,都坐在最后一排。而坐在前排,甚至第一排的孩子当中,照样存在上课不专注、走神,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所以我认为,‘黄金座位’并不存在。”沧州市迎宾路小学一位姓杨的班主任说。

杨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家长总是拿他们当年上学时的情景,来对照现在的学生座位排定,总觉得孩子坐得离讲台越近、越靠近中间越好,但其实很多老师排座,都是把学习好的排到中后排。因为学习好的孩子自律性强,坐在后排也一样能认真听课。而一些小动作较多的学生,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老师反而会尽量将他们安排在前面。

因此,家长眼中的“黄金座位”,已经是多年前的老皇历了,含金量并不高。

“轮座”

运河区北队小学老师刘洋,对于学生们座位安排有自己的准则。

这一届学生,她从一年级带起。每个学期,她会按照学生的身高、男女生比例排座位。期间,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情况进行调整,她会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看到黑板。

“在座位安排上,我需要照顾大局,充分考虑孩子个体以及整个班级的情况,尽可能给每个孩子创造合适的周边环境。”刘洋说,座位会随着孩子们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座位。班里的座位是会进行轮换的。

对于家长换座位的要求,很多班主任老师说起来,也是不胜其扰。

因此,一些班主任老师在家长会上就会强调:“班主任排座位都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成绩好不好,和座位没有必然的联系。希望家长不要因为座位的问题纠结。”

家长不应该给孩子传递“你的位置是否是个好位置”之类信息。任何一次换座位,都应该是出于对孩子的利益考虑,而不是简单应对家长的焦虑。

2022-08-29 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坐在“学霸区”,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坐在“黄金座”,而老师则需要根据全班的情况安排——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7846.html 1 开学排座位:家长要求多,老师挺上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