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第10版:10

条条大路铺就诗和远方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我市出台实施方案落实《河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5年基本形成京津冀“5123”出行交通圈。沧州与天津、廊坊、黄骅港0.5小时内通达,与北京、唐山、衡水1小时内通达,与石家庄、雄安新区、秦皇岛2小时内通达,省内其他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据8月18日《沧州晚报》6版)

高速四通八达,高铁连通万里,空港协同发展,畅通大运河“快旅慢游多联”公路网……四通八达的道路正在构建一张高质量发展网,沧州正全力奔赴在通向未来的快车道上。

路是人们出行的必需,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市腾飞的基础。路连接千家万户,也连接着城乡的现在和未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曾经是人们对路最形象的抱怨。大包小包挤火车、倒客车回家过年,曾经是人们对春运最切肤的记忆。而现在,放眼之处,以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省道为骨架、县道为支撑、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外快内畅,干支相连,城乡一体的纵横公路网在城乡舒展,宛如一条条玉带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小康生活。

不止是城乡交通网,城与城之间,都已变作坦途,千里万里,无需跋涉。从只有一条高速到数条高速纵贯四方,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风驰电掣,从数小时奔波到京津一小时生活圈,路给沧州打开了一面窗,路也缩短着沧州和世界的距离。

近年来,沧州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构建外连内通的大交通网络格局,为地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城乡经济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曾经到不了的远方,现在朝发夕至;曾经渴望说走就走的旅程,正在成为生活的新时尚。路在延伸,梦想在成长,人们在路的延伸里,拥抱和创造着未来。

看看这些路,让人心潮起伏。行走这些路,让人慨叹交通的日新月异。

有人说,路的发展速度就是中国速度,而对一座城市来说,路就是前行的翅膀,带来奔跑中的蝶变。

路无止境,就如同追求发展的脚步永不会停。到2025年基本形成京津冀“5123”出行交通圈,这是沧州绘就的交通发展蓝图,也是写给未来的庄严承诺:到2025年,建成以港口为龙头、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普通铁路和普通干线公路为基础,以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基础设施网络;建成路网结构更加现代、基本安全、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把这个运输体系更具象化,那就是形成京津冀“5123”出行交通圈——沧州与天津、廊坊、黄骅港0.5小时内通达,与北京、唐山、衡水1时内通达,与石家庄、雄安新区、秦皇岛2小时内通达,省内其他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交通发展的目标,也是人民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新期待。

路通百业兴,道顺民生畅。当飞机翱翔蓝天,高铁闪过大地,巨轮劈波斩浪……沧州交通发展的大格局,从水陆空并进,向着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目标迈进。

条条大路,兼容八方风情;条条大路,彰显冀风和韵。路在脚下,未来可期。

2022-08-26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7709.html 1 条条大路铺就诗和远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