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2日
第03版:03

黄骅市后街村村民王长良夫妇接过“亲情接力棒”——

照顾精神障碍弟弟10余年

本报通讯员 高箐 李冠达 本报记者 杨玉霞

“父母不在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黄骅市羊二庄回族镇后街村村民王长良说。

10多年前,自从父母相继瘫痪后,王长良就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弟弟,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接过父母的“亲情接力棒”

日前,笔者见到王长良时,他正给弟弟王满仓剪头发。

王长良像哄孩子一样哄劝弟弟王满仓,小心翼翼地给他剪头发。

王满仓17岁那年,突发疾病,精神失常。后经医院诊断,王满仓患了精神分裂症。

“弟弟刚患病的时候,主要是由父母照料,我们就跟着搭把手,替父母分担一些。”王长良说。后来父母年纪大了,双双患病,先后瘫痪在床。王长良夫妻二人就从最初的搭把手变成了全职照料。

“10多年前,我们就是一边照顾生病的父母,一边照顾弟弟。”王长良的妻子王小丽说。公婆家就住在自己家后面,每天她和丈夫不知道要往公婆那里跑多少趟。

后来,父母病重,王长良夫妇干脆就住在父母家里,白天做饭、照顾他们,晚上就和他们在一个炕上睡,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除了和妻子一起照顾生病的父母、弟弟,王长良还得抽空打零工。

长期的劳累,王长良的心脏也出现了问题。“我每天在身上都备着速效救心丸,就怕心脏不舒服。我再倒下了,这个家可怎么办?”王长良说。

30年前,王小丽嫁进王长良家。从一进王长良的家门起,王小丽就和丈夫一起帮着父母照顾患病的弟弟。8年前,王长良的父母相继去世。王小丽就和王长良商量着,把弟弟接过来。“父母不在了,我们照顾他。”从那时起,王长良夫妇从弟弟的“兼职保姆”正式成为“全职保姆”。

为找弟弟,一天一夜没停脚

“他一犯病,就爱到处乱跑。”王长良说。

去年夏天,47岁的王满仓犯病,自己偷偷跑了出去。他们围着村子到处寻找,可是找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找到。

“后来有人告诉我们,在黄骅市南王曼村看见过他,我们就立刻赶了过去。”王小丽说。终于,在黄骅市南王曼村附近的一片草丛里,他们找到了王满仓。

“当时他正蜷缩在草丛里,浑身都是泥。”看见弟弟,王长良既心疼又激动,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从那以后,王长良夫妇照顾弟弟更加精心,生怕他再到处乱跑。

现在一天给弟弟洗两次澡

平时,王长良需要出门打零工,王小丽就负责照顾王满仓的生活起居。

王满仓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会尿湿裤子、被褥,王小丽一发现就给他及时换洗干净。“其实一开始也不好意思,毕竟我是他的嫂子。可是总不能因为不好意思就不管他吧。”王小丽说。王满仓经常便秘,每次她就给王满仓挤上开塞露,等他大便完,再给他擦拭干净。

亲戚、邻居也曾劝过他们把王满仓送到敬老院,但被夫妻俩回绝了:“把他送到敬老院,我们怕他不习惯。”

夏天一天洗两三次澡,冬天一周洗一次澡,成为王满仓日常生活起居中的一项常规内容。虽然,王满仓经常尿裤子,但是他的身上从来没有异味。“光他的被褥,我就准备了好几套,就是为了他尿湿以后,有个替换的。”王小丽说。照顾精心,看他过得舒坦,自己心里也高兴。

弟弟爱吃啥就做啥

每天做饭,王小丽都会提前问问王满仓想吃啥。只要王满仓想吃的东西,王小丽当天必做。

王满仓爱吃包子,王小丽一有空就会包包子。实在忙不过来,王小丽就去包子铺给他买。“他爱吃肉馅,每次我就给他包肉包子。看他吃得香,我也开心。”王小丽说。村上一赶集,王小丽就会买些新鲜水果、零食给王满仓吃。“别看我们两口子舍不得吃,但是从来不会亏待满仓。”

在父母的影响下,王长良的儿女都十分孝顺王满仓。每次回家,孩子们都会给王满仓买他爱吃的、爱喝的,陪他聊天,给他剪指甲……看着儿女们如此孝敬王满仓,王长良夫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欣慰。

虽然王小丽的娘家和她自己家同在一个村子里,可是王小丽去的时候并不多。即使回娘家也是匆匆忙忙地待会就往回跑。“我怕他又尿裤子。”王小丽说。王满仓成为她的牵挂,走到哪儿都会想着他。

“这样的好兄嫂,真是太难得了。”说起王长良夫妇,邻居们纷纷夸赞。

2022-08-22 本报通讯员 高箐 李冠达 本报记者 杨玉霞 黄骅市后街村村民王长良夫妇接过“亲情接力棒”——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7143.html 1 照顾精神障碍弟弟10余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