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第15版:15

与父母分家

■董川北

婚后一直与父母同住,我和妻子每天下班回到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去年我换了工作,经常要上夜班,白天就需要睡觉。为了不打扰我休息,他们白天在家里电视不敢看,讲话只能靠咬耳朵,甚至手机来电都设置成了震动。

一天下午醒来,我在门缝里看到,年迈的父亲怕把我吵醒,在客厅弓着腰,蹑手蹑脚地走动。瞬间,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过后,我觉得这样下去不合适,老人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于是,我主动提出了与父母“分家”。

据说,一碗汤的距离最有利于家庭亲和,双方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能不失亲密。于是,我在同小区买了套两居室。房子有些陈旧,我和父亲决定简单装修一下。

父亲用了一周时间,哼着小曲儿刷完了涂料。我则抽空贴墙纸、做卫生、购置家当。很快,新家就装好了。现在的涂料都是环保的,我计划着周末给父母搬家,父亲听了却直摆手。他戴上老花镜,翻出老黄历,认真琢磨了半天,最后郑重其事地宣布,半月后的某个黄道吉日才能正式搬家。

黄道吉日到了,一家人一起行动。你提米、他拿面、我拎菜……其实这些是故意留至吉日搬的。按照老家习俗,分家第一天是必须要生火做饭的。几道家常菜很快从母亲的厨房里变了出来,母亲一本正经地说:“这顿算是分家饭吧,但是,我有言在先,咱们分家不分亲。”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父亲抿一口酒,笑着说:“现在分家多简单,哪里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父母与儿子分家,特别是有几个兄弟的家庭分家,必须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做中间人,然后要像审计一样,把家中一切大小物品进行统计,不得缺少和遗漏。大到家庭债务,小到饭碗,就连门口的大小树木都要点清造册。当然,家里的小鸡小鸭也要清点。”父亲又讲了不少那时候农村分家的故事,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与父母分家以后,刚开始我们是不适应的。累了一天下班回来,躺在沙发上懒得动,却又不得不走进厨房去做饭。早上上班,到处找工作服,最后却发现衣服还泡在洗衣机里。当然,分家以后也有不少惊喜。周末的早上,再也听不到父亲催促起床的敲门声,可以一直睡到自然醒。我们偶尔点个外卖,也听不到母亲的唠叨声。

我们牢记着母亲“分家不分亲”的规定,每周都会过去陪父母聊聊天,蹭几顿饭。突然间发现,我们的生活更自由了,父母不用处处迁就我们,他们的笑声也更多了。因为分家,双方的生活质量都有了提高,彼此找到了最好的生活状态。我不禁感叹,与父母分家,其实也不错。

2022-08-19 ■董川北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7028.html 1 与父母分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