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朴
收到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建华同志的散文集《我家老屋》。拜读大作,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作者以满满的赤子情怀,审视历史、审视现实、审视自我,真情实感清澈见底,展示着融性情与趣味、干净与洗练于一体的百味人生。
边读边品,感恩、感怀、尊重的高尚与质朴展现在面前。《我家老屋》全书分为“亲情悠悠”“岁月留痕”“泥土芬芳”“行思匆匆”“说事拉理”“高山仰止”6辑,共73篇。
《爷爷的故事》开篇,一种敬仰与感怀让人动情,主人公高大、仁爱、智慧、果断、多才多艺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在当年农家人心中,曲艺大师是极受尊重、受欢迎的。想来,爷爷靠自己的学识、艺术不知给乡亲们带来多少欢乐,那镌刻在孩子们心底的何尝不是满满的正能量。
读完《治印》,是一种惊喜,又是一种享受。在作者的笔下,从治印说到和而不同、孝心不能等待、好儿孙须读书,蕴含着大半生的处世之道,体现着质朴的家国情怀。作者这种高尚而不做作,向上而不离众,通透而不费解,深邃而不粗浅的处世体悟,读来让人动情、深思、感怀!
边品边思,亲切、简明、丰富、精彩的白描手法跃然纸上。品读《父母搬家记》,作为长子的建华,围绕搬家,徐徐道来,有父母亲对老房的不舍,有兄弟姐妹对父母的孝心,有乡亲们真诚的关切,可赏、可读、可品。
作者在《父母搬家记》中说,真正的孝不仅是让父母不缺吃,不缺喝,衣食无忧,关键还要让父母心情愉悦。当儿女的要能够走进父母的心,懂得父母的心。当人步入老年,该怎样孝敬、孝顺老人?想来,似乎最重要的在于顺和敬。建华兄弟能做到这样,实属难能可贵。
读《大丽》,让人享受着一种思睿贯通的娓娓而谈。大丽,是作者养了十多年的宠物——一条非常忠诚、仁义、懂事的德国牧羊犬。作者借物抒情,以物忆事,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夹叙夹议,鲜活丰满。一条通人性、知好歹、分远近、善解人意的牧羊犬,是那么栩栩如生。
边赏边悟,深深体味着人间烟火情感的意会与共鸣。著名作家刘小放在序言中说:“掩卷沉思,建华笔下的人与事久久浮现在脑海里,久久荡漾着我熟悉的气息和血脉。他描述的那一栋百年老屋,始终震撼着我的心灵。”捧读《我家老屋》这篇压卷之作,矗立在读者心中的是老一辈庄户人家迎风傲立的风骨。
贫瘠的泥土可以盖房,肥沃的泥土可以种植,而那栋历经风雨的百年老屋和故乡的泥土,化为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成为表达一代又一代农家人深情厚意的诗篇和雕塑。
再读《福建之旅有感》,更感受到一种直抒胸臆的气韵在升腾,让人感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流淌在作者心底。
老家是根,老屋是魂。建华聪明干练,身在旅途,心在文苑,令人赞许与钦佩。我们期盼着张建华同志不断推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的新作,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