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第05版:05

新生儿科:新生命的“守护天使”

李桂芳正在检查婴儿的身体状况

做好消毒、防护,记者跟随着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桂芳,走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一进门,正对面墙上挂着一个像钟表一样的仪器,“这是声音分贝监测仪”,李桂芳轻声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要求声音不能超过45分贝,每个保温箱旁配置着各种先进的监测、治疗设备,就连保温箱之间的间隔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躺在保温箱中的小宝宝们,要么吐着奶泡泡正睡得香甜,要么努力睁着眼睛,弹动着小小四肢……看着一个个活泼的小生命,谁也无法想到,这里的孩子有一半是早产儿。

“在医学上,孕周低于37周的都算早产儿。”李桂芳说,目前,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救治中心收治的40多名婴儿中,有21名是早产儿。对于低出生体重的患儿,每一项治疗都不容易。像平常输液,在成年人手指粗细的小胳膊上找准血管、下针输进液体,就极大地考验着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

因此,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有着共通的“职业病”——心细如发,眼里容不得半点疏忽。医护人员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进行脐静脉置管、PICC置管输送营养液……一系列治疗措施再加模拟子宫环境的发育支持护理,帮助孩子继续生长发育。

“看,这个小家伙是一家三胞胎里的老二,刚送进监护室时,体重还不到1千克,现在体重2千克,再过些日子,这个小家伙就能送到爸爸妈妈身边了。”

沧州市人民医院颐和妇产儿童院区母婴同室病房内,小丁和小李夫妻俩正是这三胞胎的父母。他们看着刚出生20多天的两个宝宝,目光里满是幸福和安宁。

初做母亲的小李,回忆起孕期这7个多月,眼里溢满泪水。“刚怀孕时做检查,医生告诉我怀得是双胞胎,我们全家人都特别高兴。”到孕9周检查时,医生却发现她不是双胎,而是三胎。听到这个消息后,夫妻俩高兴之余又开始焦虑。

“当时医生建议减胎,因为三胎生产风险太大,可每当想到这3个小生命,哪个也无法舍掉。”小李感慨地说,之后那几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情绪特别低落。

孕28周时,小李住进了沧州市人民医院颐和妇产儿童院区产院病房。

小李起伏不定的情绪,对胎儿的成长发育影响极大。为此,新生儿科的医生们产前为她详细讲解新生儿的相关知识,耐心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

“我们救治成活的新生儿里,胎龄最低的只有24周+5天,体重在1千克以内的宝宝,已经成功救治了200多例。你要平稳情绪,安心保胎,只要身体状况允许,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发育的时间越长越好,宝宝的安全交给我们。”李桂芳坚定而温暖的话语,感染着夫妻俩。

小李到孕32周时,因突发高血压,产科医生为她实施了剖宫产,新生儿科医生全程陪产,3个小家伙一出生立即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大宝、三宝恢复很快,目前已回到父母身边,二宝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

“新生儿科与产科建立产前、产时及产后各时期的密切合作,所有高危孕产妇分娩时均有新生儿科医生到场,并且24小时随叫随到。”李桂芳介绍说,为避免母婴分离的焦虑,医院还特别推出了母婴同室的措施。

许多“新手”父母出院回家后,总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乱、担心害怕,实施母婴同室的措施后,新生儿父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可以学习各种新生儿护理知识。

“对部分早产儿来说,要在监护室度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在情况允许时,可以让宝爸宝妈进入监护室与宝宝零距离接触。”李桂芳介绍说,医院还开通了微信视频探视,让新生儿父母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了解监护室的环境和宝宝的成长进程。

这些人性化探视方式,极大缓解了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情绪。在宝宝达到标准可以出院时,医护人员还为新生儿父母送上一份精美的小礼品——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亲手制作的宝宝小手印、小脚印纪念牌。

刘琰 邢燕

2022-08-19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6993.html 1 新生儿科:新生命的“守护天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