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8日
第13版:13

灯火可亲

■陈裕

天擦黑的时候,接到父亲的电话,家里电灯线路出现故障,灯不亮了,父亲要我去看看哪里出了问题。70岁的父亲语气急躁,我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往家赶。

走在马路上,小城的灯光依次亮起来,驱散了黑暗。想到父母在昏黑的屋里什么也做不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打开房门,屋里的气氛沉闷。父亲在黑暗的客厅里来回走着,母亲在沙发的一角呆坐。对楼的灯光闪进来,室内明暗交错。我的到来是照进他们心里的亮光,父亲母亲焦急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打开手电,检查一遍电表盒,原来是跳闸了。我把家里的插座以及电灯开关细致地查看一番,确保安全后,推上电闸开关。再开灯时,屋里顿时亮堂起来。父亲看着雪白的灯光,脸上乐开了花,“还是有灯光好啊,屋里白亮亮的,心也跟着宽敞”。他像个孩子似的欢快。

老小孩老小孩,一点不假。母亲也跟着欢喜,念起有灯光的好。久居小城,他们已习惯夜晚灯火通明的环境,一时停电,弄得他们手足无措。此时我们聊天的话题离不开这灯光,旧事过往也一股脑地端出来。

我家本在乡村生活,苦日子没少挨。父母在乡村时种地、建蔬菜大棚、卖糖葫芦,凡此种种的打拼,付出的辛劳自不必说,唯有收入不见增多。那时我家的生活对我来说,如乡村夜晚般,全都是黑漆漆的记忆。

夜幕降临,村庄罩在黑暗里,只有家家户户昏暗的灯光,还留有喘息。远处,点点灯火闪烁,偶尔犬吠,划破乡村夜空的寂静。我对黑暗的恐惧便在那时滋生,一到夜晚,连家门都不敢迈出一步。而家的灯光驱散对黑夜的畏惧,是在我初三晚自习回家的时候。

初中第三个年头,学习任务加重,临近中考,学校打算上晚自习。为了学业,怕黑的我不得不咬牙坚持。晚上放学,我和同路的同学寸步不离。黑夜弥漫,我俩走在空寂的马路上,为了打消我的恐惧,同学边走边和我说话。不知不觉间,村子近在眼前。

那段日子,同学的热情相助在黑夜里透着光明,我也逐渐适应在黑暗中行走。如果没有他的陪伴,我都不知道怎样面对晚自习后漆黑的回家之路。

走到村口,他家在南,我家在北。这时,一道手电光由远及近,父亲熟悉的声音传来,他估算我放学的时间,前来接我。那道手电筒的光在漆黑的夜里闪亮,也照进我的心坎里。

这样的夜晚无数,我的青春也就这样顶着黑暗,借着灯光,一步一步前行。后来,我家为讨生计,搬进小城。父母付出的辛苦更多,披星戴月的日子也更多。每一次夜晚来临时,城市灯火明亮,而父母还在路上奔波。不过,有了乡村黑暗环境的磨炼,再苦再累的日子都成了铺垫。生活总要翻山越岭,渐渐地,我家走出困境,从刚来小城的两手空空到买房安家,幸福的日子明亮发鲜。

父母老了,他们心里念念不忘乡村过往。谈起旧时,曾经停电点蜡烛的日子,也勾起我无限的回想。夜晚的灯光在他们心里犹如生活的希望,再怎么昏暗也能照亮即将到来的明天。

其实,父母就是我一生中的灯火,有他们的呵护,我在成长的路上才会持有一片光芒。如今,他们老了,我会用自己的全部守护他们,如灯火一样温暖他们的余年。

2022-08-18 ■陈裕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6912.html 1 灯火可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