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南一位18岁女生在商场打耳洞后耳朵发炎,几天后,因高热被送到医院。经检查,她的肝肾受损,并伴有颅内感染。
打耳洞最大风险是感染
如果打耳洞时消毒不严格,伤口就有可能被致病菌感染。如果致病菌的毒性又比较强,完全就有可能引起感染扩散,从耳朵蔓延到全身血液,导致菌血症,甚至败血症,从而引起重要器官的感染。如果病人之间使用同一个穿耳设备而没有规范消毒灭菌,某些传染性疾病(比如乙肝,艾滋病等)也就容易相互传播。因此,打耳洞建议选择正规机构。
耳洞形成过程就是伤口愈合的过程,光滑的上皮组织覆盖耳洞让其不会长拢。上皮组织生长过程中,可能因细胞过度增生出现纤维化,让耳洞处生长出瘢痕疙瘩。这类疙瘩不仅影响美观,去除还需要手术。这是打耳洞可能遇到的第二个风险。
医生强调,尽量别在软骨上打耳洞。正常打耳洞都是在耳垂上,耳垂主要是脂肪和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比较少,疼痛感不强,愈合得也比较快。有人追求前卫个性,选择打在软骨组织上。软骨上没有血管,愈合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发生细菌感染,就会导致软骨膜炎,甚至软骨坏死。同时,打在软骨上也更容易出现瘢痕增生、耳廓畸形,这是非常麻烦的。
刚打完耳洞要抗感染
打耳洞后该怎样护理?医生称,刚打完耳洞,需要抗感染、消毒并上药,比如用碘伏、酒精等进行日常清洁,防止伤口感染。为了让耳洞不长拢,应该需要佩戴饰品,戴什么要看每个人对材质的敏感性。一般来说,应选择硅胶、PVC等人体不太排斥的低敏感材料。
为什么有人的耳洞会反复发炎甚至长拢?医生称,恢复好的耳洞不会长拢也不容易发炎,如遇到反复发炎有两种原因:第一是耳洞内壁根本没长好,一旦有异物刺激肯定会发炎;第二种是佩戴饰品材质中有引发过敏的成分,因过敏引起红肿发炎,这类人在佩戴耳饰时要注意避免该类材质的饰品。
未成年人不建议打耳洞
目前,网上还出现了各种耳洞护理产品,耳洞是否需要专门护理?医生称,耳洞容易藏污纳垢,长好的耳洞需要注意清洁卫生,尤其是不要长期佩戴一件首饰。医生曾遇到患者因耳朵不舒服去医院就诊,把佩戴的耳饰取下来后,发现里边有很厚的污垢,局部清洁是很重要的。市面上出售用于清洁耳洞的产品,这种产品有利有弊,如果耳洞本身没太大问题,就没有必要去过度清理,这样反而会刺激耳洞。
如果耳洞不戴耳饰也会发炎,对各种外界刺激比较敏感,这就有必要定期进行清理。不建议自行购买网上产品,以免引发其他更严重的问题,注意日常清洁保养即可。
医生建议,最好等孩子成年后再打耳洞。第一,孩子年龄小抵抗力比较弱,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第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耳朵也会长大,耳洞位置可能会出现变化。如果两只耳朵耳洞因耳朵生长导致位置不对称,就会影响美观。 据《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