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掏耳朵的王女士,总感觉耳朵没掏干净?一查竟是癌!
63岁的王女士是采耳店的常客,她不仅喜欢在外面掏耳朵,还喜欢自己掏。没事就爱拿个棉棒或牙签在耳朵里掏一下。
两年前,她无意中发现,左耳道里有个硬硬的东西,去医院诊断为良性囊肿,建议切除。出院时,医生再三提醒她,以后不要再掏耳朵了,还要定期复查。回家后,王女士很快就忘记了医生的叮嘱,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
前段时间,王阿姨觉得左耳好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听力也下降了。以为是耳屎没掏干净,王女士跑到采耳店采耳,发现并没有改善,就到耳鼻喉科就医。
医生用耳镜检查,发现王女士外耳道里有个绿豆大小的囊肿,结合她的病史,医生怀疑是外耳道腺样囊性癌,建议尽快手术切除。
为了保证王女士的耳朵完整,医生从耳后做切口,将肿瘤完整剥离。
王女士幸亏没有拖太久,否则,癌细胞一旦转移到颅内、肺部和腮腺,内耳听力也会丧失。医生用腹部提取的脂肪填充缺失的外耳道,完美保证了耳朵的外形。
医生指出,很多人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其实,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真没必要。门诊中,经常会碰到因耳痒、耳痛、耳闷来就诊的患者,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清洁不当或者乱掏耳屎导致。
耳道分泌的耵聍即俗称的“耳屎”,富含油脂,会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是耳朵自带的天然保护伞,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作用。
耳朵有自洁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张口、打哈欠等下颚关节的运动,自行脱落排出体外,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清理。
耵聍如果经常被清理,就会让耳道失去保护。如果棉签有细菌、真菌就会引起耳疾。尤其是一些洗头店、洗脚店等场所的采耳服务,往往使用的工具未经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甚至可能误伤鼓膜,引起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医生不建议用棉签掏耳朵,棉签头很可能会把耳屎推向更深的地方。如耳朵很痒,可以去医院让耳鼻喉科医生帮忙清理,千万不要随意用手指、棉签、挖耳勺、锐器掏耳,以免刺破或擦伤耳道,诱发感染,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据《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