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8日
第09版:09

奔跑吧,骄傲的少年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10岁的韩佳彤是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每天早晨,韩佳彤都要和爸爸跑步10公里。据了解,韩佳彤的爸爸是一名长跑爱好者,已经坚持跑步14年了。在爸爸的带领下,韩佳彤成了一名“长跑小达人”。

(据8月4日《沧州晚报》4版)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在韩佳彤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韩佳彤的爸爸热爱体育,这对韩佳彤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在爸爸的带领下,她迈出了晨练的脚步。每天跑步10公里,这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很大的运动量。

不要说“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早起,不要说“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自律,家长应该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做了表率。韩佳彤的爸爸14年如一日坚持跑步健身,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韩佳彤自然也学会了锻炼与自律。

10公里,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说它长,它也就是四分之一个马拉松;说它短,如果你在标准的田径场上跑的话,最外圈需要跑22圈,最内圈需要跑25圈。

在跑者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跑过了人生第一个10公里,你就会爱上跑步。韩佳彤小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人生的飞跃,每天跑步10公里,也就意味着,10岁的韩佳彤已经迈入跑者行列。稍微练练,韩佳彤就可以挑战半程马拉松了。以后,韩佳彤还可以挑战全马,甚至可以挑战100公里的超马。韩佳彤在同龄孩子中间,已经出类拔萃了。

长跑,是一项速度兼具耐力的运动。在不跑步是人眼里,跑者异于常人,因为跑步需要早起,跑步大汗淋漓,“有那功夫,还不如睡一觉”。

跑步与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跑在风里,是热爱生活的开始。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被跑者誉为“跑步圣经”。他在书中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跑步,看似是在体能层面进行消耗,其实它更是精神层面的升华。

2500多年前,古希腊艾拉多斯山岩上刻着3句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自律,给人自由。

奔跑吧,韩佳彤,年轻的心里面是坚定的信念;奔跑吧,骄傲的少年,星辰大海,凌风踏浪,以梦为马,拼尽全力。

2022-08-08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5949.html 1 奔跑吧,骄傲的少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