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儿童正畸、整牙的高峰时间,在不少儿童口腔诊所、口腔医院里,一号难求。“儿童正畸千万要趁早”“不要让大门牙遮住了孩子的笑容”“早一步,让孩子的颜值赢在起跑线上”……类似的广告语并不鲜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和机构刻意制造焦虑,年龄过小或者在不适当的生长发育阶段做牙齿矫正,不仅会让孩子承受较大的身心负担,还不利于口腔功能稳定,可能导致牙齿脱落等严重问题。
早早戴牙套,颜值赢在起跑线?
刚刚换完乳牙的小学生方依文(化名)暑假前开始了她的“牙套生活”。因她的两颗门牙之间缝隙有点大,妈妈担心牙缝问题影响女儿颜值,便带她到一家商业儿童口腔机构就诊。
“接诊医生说,我女儿这种情况要佩戴牙套做正畸,把后面的牙齿往前推一推,缩小缝隙。”陈女士说,女儿刚开始很不适应,经常抱怨牙齿很痛,一度也想过要放弃,“但每次去复诊,看到诊所里贴着‘别因牙齿不美丽,欠孩子一个自信的笑容’,我就鼓励女儿一定要坚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的焦虑,利用各种营销话术向家长兜售针对孩子的矫正治疗,“不要让大门牙遮住了孩子的笑容”“早一步,让孩子的颜值赢在起跑线上”……类似的话术让不少家长心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叶宇观察到,部分家长对于儿童早期矫正认识不足,对于一些诊断后不需要做矫正的孩子,即使医生向家长耐心解释,说“5岁—9岁替牙期的时候,牙齿乱是正常的,以后会慢慢自己调整的”,个别家长也还是表示“等不及,无法接受孩子外观上有缺陷”。
多位牙科专家表示,过早正畸可能给儿童牙齿健康带来风险,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警惕误入套路,过度治疗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020年12月16日,正雅齿科与上海趣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服务订单,约定正雅齿科通过上海趣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随机招募了400名流量博主,在某电商平台App上宣传、推广其销售的隐形牙套产品。经核查,这400名博主均不是涉事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发布内容均是虚假的。趣摩文化在上述宣传推广服务中获得服务费用33.92万元。最终,上述机构被相关部门罚款45万元,400位博主发布的推广图文也已被删除。
多位受访专家提到,许多孩子在替牙期会出现暂时性错颌,一些不良口腔机构为了谋利,进行过度医疗,用“越早治疗花钱越少”“无复发二次矫正之忧”等说法吸引家长,让家长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还可能会因过早正畸而直接影响乳牙的发育、恒牙的替换。儿童心理专家则表示,儿童在低龄时期过度追求颜值,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儿童在替牙期盲目做矫正还存在这样的风险:“后面的牙齿还没完全长出来,或者是整个颌骨的发育还不够宽,都会显得轻度拥挤。如果这个时候矫正牙齿,就可能把牙齿弄脱落了。”
牙齿正畸并非越早越好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牙齿矫正问题,有这样的健康素养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好的。”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授徐宝华说,“矫正不是越早越好,寻找最佳的时机,用最短的时间,这样的矫正才是最科学与人性化的。”
徐宝华介绍,错颌可分为功能性、牙性和骨性。骨性反颌的成因是上颌骨长得慢,下颌骨长得快,“上、下颌骨就像两台速度不同的车,上面慢,下面快,年纪越大,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即使两三岁时解决了反颌问题,也可能复发。”
专家介绍,对于小下巴、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严重的龅牙等骨性牙颌畸形,需要对儿童牙颌颜面进行综合检查,分析错颌类型、严重程度以及骨龄,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正畸,而不是越早治疗越好。对于不良习惯以及面部肌肉功能异常等影响面部骨骼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的问题,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就越好,但一般还是要在4岁之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吴志芳表示,家长要避免一些误区和陷阱,需要把握一些原则性问题,例如,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机构找专业的医师面诊,而不是看到广告就自行在网络平台购买矫正器,居家矫正;此外,不能把其他矫正病例生搬硬套到自己孩子身上,早期正畸都是个性化的。
受访专家建议,医疗机构应该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相关行业协会应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确定适合矫正的年龄段,引导业界和消费者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