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苏浩 本报记者 张楠
近日,任丘市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奔赴黄骅执行。在长达7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查封物品、清点登记、协助搬运,执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拖欠生意伙伴货款
被对方告上法庭
任丘的刘某和张某原来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融洽。近些年,张某的生意很不景气。截至2021年11月,张某拖欠刘某汽车配件货款共计12.692万元。为此,刘某多次找到张某催要欠款,张某每次都称自己“没钱”。
2021年12月1日,刘某无奈之下将张某起诉到任丘市人民法院。任丘市人民法院经审理,于同年12月15日对此案作出判决:张某给付刘某货款12.692万元。
判决生效后,张某仍以无力偿还为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今年3月1日,刘某向任丘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躲到黄骅
法官带人前往执行
任丘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受理案件后,立即对张某名下的财产进行查询,发现张某名下有一辆价值不高的轿车,且不知在哪停放。除此之外,张某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依法对张某名下的轿车手续进行查封后,想找张某做他的思想工作。不料,法官发现张某早已离开任丘,不知所终。案件执行工作至此陷入了僵局。
接下来,执行法官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张某的下落,却一直没有收获。7月19日,刘某向执行法官提供线索:张某离开任丘后,搬到黄骅市居住,目前正经营着一家汽车配件门市。执行法官带领执行人员于次日6时30分出发,赶赴黄骅市。
房东阻挠查封货物
法官释法明理
7月20日上午,在黄骅市某汽配城,执行法官带领执行人员找到张某的门市。在进一步核实情况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对门市内的货物进行了查封。
张某门市的房东闻讯赶来,称张某已经拖欠了两年房租,他要扣留张某的货物冲抵房屋租金。
执行法官告知房东,法院已经查封了张某的货物,房东无权擅自扣留法院查封的财物,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在执行法官释法明理后,房东同意法院优先执行。
法官出招调解
以货抵债化解纠纷
随后,执行法官分别与刘某和张某沟通,希望能用张某的货物抵顶债务。在反复权衡利害关系后,刘某同意用张某的货物抵顶欠款。很快,迫于执行压力,张某也同意将自己的货物折价抵债。
为避免节外生枝,执行法官现场主持,让刘某与张某对用以抵债的货物价格进行商定,每商定一件货物,便认真清点、登记一件。同时,执行人员现场监督并帮助刘某搬运货物。
待抵债的货物全部清点登记完毕,执行人员又帮助刘某联系好运输车辆。直到刘某将抵债的货物全部装车拉走后,执行人员才撤离现场,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